“配食辰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配食辰祀”出自隋代佚名的《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
詩句共4個字,詩句拼音為:pèi shí chén sì,詩句平仄:仄平平仄。
“配食辰祀”全詩
《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
恭惟火正,自陶唐氏。
邑于商丘,配食辰祀。
有功在民,有德在位。
敢替典常,惟恭奉幣。
邑于商丘,配食辰祀。
有功在民,有德在位。
敢替典常,惟恭奉幣。
分類:
《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是一首出自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這首詩描述了人們莊重神圣地舉行火祭儀式,以表達對火神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詩詞以一種莊嚴肅穆的語氣描繪了火祭儀式的場景。通過納火祭祀來表達對火的崇敬之情。火在古代被視為一種神圣的存在,它具有煉化萬物、生生不息的力量。詩人將火與陶唐氏聯系在一起,可能是因為陶唐氏被視為古代火的創造者和傳播者。
詩中提到的商丘是一個地名,被用作祭祀的場所。這里舉行的辰祀是一種重要的祭祀儀式,用于祈求國家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在這個儀式中,有功于國家的人得到了民眾的敬仰,有德行的人被推崇到高位。而詩中的"典常"指的是官員擔任職務的責任和義務。詩人表示自己愿意恭敬地履行這一責任,虔誠地奉行祭祀儀式。"幣"則指的是祭祀時所用的貢品。
這首詩通過描述火祭儀式的莊重與神圣,表達了對火的敬仰和對國家、社會秩序的尊重。它強調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以及正確履行職責和義務的重要性。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思熟慮的用詞,展示了隋代人們對祭祀儀式的認同和重視,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
“配食辰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à huǒ lǐ sì dà chén shí èr shǒu
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
gōng wéi huǒ zhèng, zì táo táng shì.
恭惟火正,自陶唐氏。
yì yú shāng qiū, pèi shí chén sì.
邑于商丘,配食辰祀。
yǒu gōng zài mín, yǒu dé zài wèi.
有功在民,有德在位。
gǎn tì diǎn cháng, wéi gōng fèng bì.
敢替典常,惟恭奉幣。
“配食辰祀”平仄韻腳
拼音:pèi shí chén sì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配食辰祀”的相關詩句
“配食辰祀”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配食辰祀”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配食辰祀”出自佚名的 《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