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籩豆有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籩豆有踐”出自隋代佚名的《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
詩句共4個字,詩句拼音為:biān dòu yǒu jiàn,詩句平仄:平仄仄仄。
“籩豆有踐”全詩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
籩豆有踐,黍稷惟聲。
禮終三獻,神歸杳冥。
禮終三獻,神歸杳冥。
分類: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是一首出自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籩豆有踐,黍稷惟聲。
禮終三獻,神歸杳冥。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景德以后祭祀五方帝的場景。詩中提到了兩種祭品,即籩和豆,它們被踩踏,發出聲音。而黍和稷則代表聲音,它們沒有實體,只有聲音傳承。詩人描繪了祭祀儀式的莊嚴和隆重,最終神靈歸于遙遠的冥界。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將景德時代祭祀五方帝的儀式場景生動地展現出來。詩人通過對祭祀過程中所用祭品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虔誠而莊重的氛圍。籩和豆被踐踏的聲音和黍稷所代表的聲音,象征著人們的敬畏和祈禱,以及人與神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祭祀的儀式結束后,神靈歸于杳冥之地,表達了人們對神靈的敬仰和追溯的心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復雜的祭祀儀式,通過描繪細節和運用象征手法,傳遞了一種尊崇神靈的態度。它展示了隋代社會對于宗教儀式的重視和對神靈的虔誠,同時也反映了人與神之間的距離和神秘感。整首詩詞在簡短的篇幅中展示了一幅虔誠祭祀的場景,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籩豆有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g dé yǐ hòu sì wǔ fāng dì shí liù shǒu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
biān dòu yǒu jiàn, shǔ jì wéi shēng.
籩豆有踐,黍稷惟聲。
lǐ zhōng sān xiàn, shén guī yǎo míng.
禮終三獻,神歸杳冥。
“籩豆有踐”平仄韻腳
拼音:biān dòu yǒu jiàn
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籩豆有踐”的相關詩句
“籩豆有踐”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籩豆有踐”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籩豆有踐”出自佚名的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