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飚輪詠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飚輪詠止”全詩
金奏畢如,白露溥溥。
分類: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這首詩以景德宮為背景,描繪了祭祀五方帝神的盛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飚輪詠止,景燭靈壇。
金奏畢如,白露溥溥。
詩意:
詩的開頭以"飚輪詠止,景燭靈壇"來描繪景德宮中祭壇的盛況,表達了莊嚴隆重的氛圍。接著,詩人描述了金樂奏畢,白露灑滿的景象,傳達出祭祀儀式的莊重和虔誠。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德宮的祭祀場景,表達了對神靈的敬仰和對祭祀儀式的莊重態度。"飚輪詠止"形容祭壇上的神燈高懸,熠熠生輝,"景燭靈壇"則表達了祭祀場景的壯麗景象。接下來的"金奏畢如,白露溥溥",描繪了金樂奏罷后,露水灑滿了整個場地。這樣的描寫展示了祭祀儀式的莊重和虔誠,同時也體現了對神靈的敬意和對自然的敬畏。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出神圣的氛圍,給人一種莊重肅穆的感覺。
這首詩詞還反映了隋代社會對神靈的崇拜和對祭祀儀式的重視。祭祀儀式在古代中國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認為是人與神靈交流的橋梁,也是維系社會秩序和平穩的重要方式之一。詩人通過描繪景德宮的祭祀場景,展示了當時社會對祭祀儀式的認同和重視,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宗教氛圍和價值觀。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描繪了隋代景德宮祭祀五方帝神的盛況,表達了對神靈的敬仰和對祭祀儀式的莊重態度,展現了古代社會的宗教信仰和價值觀。同時,這首詩詞也給人以一種莊重肅穆的感覺,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神圣而莊嚴的氛圍。
“飚輪詠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g dé yǐ hòu sì wǔ fāng dì shí liù shǒu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
biāo lún yǒng zhǐ, jǐng zhú líng tán.
飚輪詠止,景燭靈壇。
jīn zòu bì rú, bái lù pǔ pǔ.
金奏畢如,白露溥溥。
“飚輪詠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