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曰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止戈曰武”全詩
御得其道,無敢不庭。
整我六師,稽諸七德。
不吳不揚,有嚴有翼。
分類:
《紹興朝會十三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紹興朝會十三首》是一首創作于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這首詩以武力止戈為主題,通過對君主的贊美和歌頌表達了對和平與秩序的向往。
譯文:
停止戰爭,稱頌武力,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做到。掌握著治國之道,無人敢不順從。整頓六軍,追求七德的標準。不畏懼吳國,也不顧忌揚國,有威嚴有保護。
詩意與賞析:
《紹興朝會十三首》這首詩以一種莊嚴肅穆的語氣表達了對統治者的稱贊和向往,強調了武力在維護穩定和秩序中的重要性。詩中提到的"止戈"意味著停止戰爭,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
詩中的"御得其道"指的是君主掌握了治國的方法和道理,使得人民無不敬畏順從。作者通過"整我六師",即整頓六軍,表達了建立強大軍隊的意圖,以保衛國家的安全。
詩中提到的"稽諸七德",指的是君主要追求七種美德,這也反映了作者對君主的期望,希望他能以德治國,使國家繁榮昌盛。
詩的最后兩句"不吳不揚,有嚴有翼"表達了君主對于敵對國家的不畏懼,同時也強調了對國家的保護和防御。整首詩以簡練、雄健的語言展現了對和平與秩序的向往,贊美了君主的智慧和威嚴。
這首詩詞通過對武力與和平的對比,表達了對和平穩定的向往和對君主的稱贊。同時,通過強調君主的智慧和威嚴,強調了統治者在維護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方面的責任。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示了隋代社會追求和平與秩序的精神風貌,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止戈曰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xīng cháo huì shí sān shǒu
紹興朝會十三首
zhǐ gē yuē wǔ, wéi shèng wèi néng.
止戈曰武,唯圣為能。
yù dé qí dào, wú gǎn bù tíng.
御得其道,無敢不庭。
zhěng wǒ liù shī, jī zhū qī dé.
整我六師,稽諸七德。
bù wú bù yáng, yǒu yán yǒu yì.
不吳不揚,有嚴有翼。
“止戈曰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