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竟不為鳳凰之前致一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爾竟不為鳳凰之前致一言”全詩
耳聰心慧舌端巧,鳥語人言無不通。
昨日長爪鳶,今朝大觜烏。
鳶捎乳燕一窠覆,烏啄母雞雙眼枯。
雞號墮地燕驚去,然后拾卵攫其雛。
豈無雕與鶚,嗉中肉飽不肯搏。
亦有鸞鶴群,閑立高飏如不聞。
秦吉了,人云爾是能言鳥,豈不見雞燕之冤苦。
吾聞鳳凰百鳥主,爾竟不為鳳凰之前致一言,安用噪噪閑言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秦吉了-哀冤民也》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秦吉了-哀冤民也》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秦吉了,出南中,
彩毛青黑花頸紅。
耳聰心慧舌端巧,
鳥語人言無不通。
昨日長爪鳶,今朝大觜烏。
鳶捎乳燕一窠覆,烏啄母雞雙眼枯。
雞號墮地燕驚去,然后拾卵攫其雛。
豈無雕與鶚,嗉中肉飽不肯搏。
亦有鸞鶴群,閑立高飏如不聞。
秦吉了,人云爾是能言鳥,
豈不見雞燕之冤苦。
吾聞鳳凰百鳥主,
爾竟不為鳳凰之前致一言,
安用噪噪閑言語。
中文譯文:
秦吉了,出自南方,
羽毛色彩豐富,青黑色,頸部紅亮。
耳聰心慧,舌頭敏捷,
能聽懂鳥語和人的言語。
昨天是長爪的鳶,今天變成了大嘴的烏鴉。
鳶鳥毀了燕子的窩,烏鴉啄瞎了母雞的雙眼。
母雞叫著跌落在地上,燕子驚慌飛走,
然后烏鴉拾起雞蛋,搶走了孵化的雛鳥。
難道沒有鷹和鶚鳥嗎?它們嗉囊中的食物已經飽滿而不愿攻擊。
也有鳳凰和鶴群,它們高飛站立,仿佛聽不見。
秦吉了,人們說你是會說話的鳥,
難道你沒看見雞和燕子所受的冤屈。
我聽說鳳凰是百鳥之主,
而你卻不為鳳凰發聲,
安慰自己嘈雜而瑣碎的言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秦吉了(一種鳥類)為主題,表達了對冤屈的聲音無法得到傾聽和關注的憤慨和痛苦。
詩中通過描繪秦吉了的特征和能力,如彩色羽毛、聰慧的心思和通曉鳥語和人言,強調了它是一種有能力表達的鳥。然而,盡管它有這樣的能力,卻選擇沉默不語,對其他鳥類的冤屈視而不見。作者通過描述鳶鳥破壞燕子窩、烏鴉啄瞎母雞眼睛的情節,以及其他鳥類的無動于衷,暗示了社會中對冤屈和不公的忽視。
詩的最后幾句呼應了秦吉了作為能言之鳥的特點,將其與傳說中的鳳凰和鶴進行對比。作者抱怨說,鳳凰作為百鳥之主,卻不愿為其他鳥類的冤屈說一句話,而是沉默于瑣碎和無益的言語之中。這表達了作者對有能力發聲而選擇沉默的人的不滿和失望。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秦吉了的描繪和對其他鳥類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冤屈和不公被忽視的憤慨之情。它提醒人們應該敢于發聲,關注并關心那些受冤屈的人和事,而不是沉浸在瑣碎的閑言碎語中。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正義和公平的思考和呼吁。
“爾竟不為鳳凰之前致一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 jí le āi yuān mín yě
秦吉了-哀冤民也
qín jí le, chū nán zhōng, cǎi máo qīng hēi huā jǐng hóng.
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頸紅。
ěr cōng xīn huì shé duān qiǎo,
耳聰心慧舌端巧,
niǎo yǔ rén yán wú bù tōng.
鳥語人言無不通。
zuó rì zhǎng zhǎo yuān, jīn zhāo dà zī wū.
昨日長爪鳶,今朝大觜烏。
yuān shāo rǔ yàn yī kē fù, wū zhuó mǔ jī shuāng yǎn kū.
鳶捎乳燕一窠覆,烏啄母雞雙眼枯。
jī hào duò dì yàn jīng qù,
雞號墮地燕驚去,
rán hòu shí luǎn jué qí chú.
然后拾卵攫其雛。
qǐ wú diāo yǔ è, sù zhōng ròu bǎo bù kěn bó.
豈無雕與鶚,嗉中肉飽不肯搏。
yì yǒu luán hè qún, xián lì gāo yáng rú bù wén.
亦有鸞鶴群,閑立高飏如不聞。
qín jí le, rén yún ěr shì néng yán niǎo,
秦吉了,人云爾是能言鳥,
qǐ bú jiàn jī yàn zhī yuān kǔ.
豈不見雞燕之冤苦。
wú wén fèng huáng bǎi niǎo zhǔ,
吾聞鳳凰百鳥主,
ěr jìng bù wéi fèng huáng zhī qián zhì yī yán, ān yòng zào zào xián yán yǔ.
爾竟不為鳳凰之前致一言,安用噪噪閑言語。
“爾竟不為鳳凰之前致一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