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無憂患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內無憂患迫”全詩
自省于其間,非憂即有疾。
老去慮漸息,年來病初愈。
忽喜身與心,泰然兩無苦。
況茲孟夏月,清和好時節。
微風吹袷衣,不寒復不熱。
移榻樹陰下,竟日何所為。
或飲一甌茗,或吟兩句詩。
內無憂患迫,外無職役羈。
此日不自適,何時是適時。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首夏病間》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首夏病間》
我生在幾時,度過了四千個日子。
在這其中反省,要么憂慮,要么生病。
年紀漸老,憂慮漸消,近年來病情初愈。
突然發現身心舒暢,心境平和,沒有痛苦之苦。
何況此時正值孟夏月,天清氣爽,氣候宜人。
微風吹拂著衣袂,溫暖而不炎熱。
移榻于樹蔭之下,整日無所為。
或者喝上一碗茶,或者吟誦幾句詩。
內心沒有干擾的憂慮,外面沒有拘束的職責。
這一天的自在無束縛,何時才是合適的時刻呢?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白居易在夏季時的身心舒暢與無憂無慮的心境。詩中反映了作者對時間的反省,思考人生與歲月的流逝。作者從開頭就問自己是什么時候出生,度過了多少日子,這種思考帶給他的是憂愁和病痛。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病情的改善,他突然感到身心舒暢,不再有痛苦的感受。并且,此時正值夏季,清晨和好時光,天空晴朗氣溫適宜,微風吹拂著衣袂,舒適而不炎熱。作者于是選擇躺在樹蔭之下,整日無所事事。他或者喝茶或者吟詩,內心沒有煩惱,外面也沒有約束。這一天的自在和無拘束讓他思考何時才是適時之時。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夏季的景象,表達了生活的美好和自在。
“內無憂患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ǒu xià bìng jiān
首夏病間
wǒ shēng lái jǐ shí, wàn yǒu sì qiān rì.
我生來幾時,萬有四千日。
zì xǐng yú qí jiān, fēi yōu jí yǒu jí.
自省于其間,非憂即有疾。
lǎo qù lǜ jiàn xī, nián lái bìng chū yù.
老去慮漸息,年來病初愈。
hū xǐ shēn yǔ xīn, tài rán liǎng wú kǔ.
忽喜身與心,泰然兩無苦。
kuàng zī mèng xià yuè, qīng hé hǎo shí jié.
況茲孟夏月,清和好時節。
wēi fēng chuī jiá yī, bù hán fù bù rè.
微風吹袷衣,不寒復不熱。
yí tà shù yīn xià, jìng rì hé suǒ wéi.
移榻樹陰下,竟日何所為。
huò yǐn yī ōu míng, huò yín liǎng jù shī.
或飲一甌茗,或吟兩句詩。
nèi wú yōu huàn pò, wài wú zhí yì jī.
內無憂患迫,外無職役羈。
cǐ rì bù zì shì, hé shí shì shì shí.
此日不自適,何時是適時。
“內無憂患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