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看日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舉頭看日影”全詩
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
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食后》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食后》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內容描述了一位人在吃完飯后的心情變化。下面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飯后先小憩,然后喝兩碗茶。
抬頭看太陽影,已經向西南掛。
快樂的人感到日子過得太快,而焦慮的人則嫌年光流逝太慢。
對于沒有憂愁或歡樂的人來說,人生的長短就任由它自然變化了。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述食后人的狀態變化,反映了人的心情和態度對待時間的不同。吃完飯后,人們可以放松一下,喝杯茶,享受一下身心的舒適。但時間也不會停止流逝,太陽影子已經偏向西南,提醒人們時間的流逝。對于快樂的人來說,時光猶如白駒過隙,歲月飛逝,對此他們有些過于珍惜,希望時間能稍稍慢下來;而焦慮的人則感到時間過得很漫長,不愿意再浪費時間。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對待時間的不同態度。通過描寫日影西斜的情景,揭示了人生短暫和時光易逝的常理。詩中的“樂人”和“憂人”分別代表了人生中快樂和焦慮兩種心態。快樂的人覺得時間過得太快,希望能擁有更多快樂的時光;焦慮的人則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不愿浪費時間,希望時光能迅速流逝。最后的兩句“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則表達了不論快樂與焦慮,人們都無法改變時間的流逝,只能順其自然。整首詩通過簡短的文字,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感觸頗深,言簡意賅。
“舉頭看日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hòu
食后
shí bà yī jiào shuì, qǐ lái liǎng ōu chá.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
jǔ tóu kàn rì yǐng, yǐ fù xī nán xié.
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lè rén xī rì cù, yōu rén yàn nián shē.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
wú yōu wú lè zhě, cháng duǎn rèn shēng yá.
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舉頭看日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