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空襄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暮空襄陽”全詩
秀氣結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
清風無人繼,日暮空襄陽。
南望鹿門山,藹若有馀芳。
舊隱不知處,云深樹蒼蒼。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游襄陽懷孟浩然》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襄陽懷孟浩然》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山碧巖巖,
漢水碧湯湯。
秀氣結成象,
孟氏之文章。
今我諷遺文,
思人至其鄉。
清風無人繼,
日暮空襄陽。
南望鹿門山,
藹若有馀芳。
舊隱不知處,
云深樹蒼蒼。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對孟浩然的思念之情。詩人身處襄陽,望著襄陽周圍的山水景色,心中浮現出孟浩然的形象。楚山高聳,巖巒青翠;漢水波光粼粼,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這美景中凝聚著孟浩然的才華,他的文章就像山川一樣秀麗動人。白居易寫下這篇詩文,寄托著對孟浩然的思念之情,希望他的文字能夠傳達到孟浩然的故鄉。
賞析:
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楚山、漢水的美麗景色,展示了襄陽的自然風光。楚山高聳秀麗,巖巒青翠,給人以壯麗的視覺感受;漢水波光粼粼,形成了一片碧波,給人以寧靜和悠遠的感覺。這些自然景色與孟浩然的才華相結合,使整首詩詞呈現出一種美麗和高雅的意境。
詩人通過表達對孟浩然的思念之情,將詩詞的情感內核展現出來。白居易寫下這篇詩文,希望孟浩然能夠感受到他的思念和敬意。詩人描述了清風無人繼的寂靜場景,使讀者感受到了他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最后,詩人以南望鹿門山為結尾,描繪了孟浩然的故鄉,給人以一絲希望和溫馨的感覺。舊隱不知處,云深樹蒼蒼,表達了對孟浩然下落不明的遺憾和無奈之情。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結合,展示了作者對孟浩然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示了襄陽的美麗自然風光。它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給人以深沉、寂寥和高遠的感覺,是一首充滿情感和意境的唐代佳作。
“日暮空襄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xiāng yáng huái mèng hào rán
游襄陽懷孟浩然
chǔ shān bì yán yán, hàn shuǐ bì shāng shāng.
楚山碧巖巖,漢水碧湯湯。
xiù qì jié chéng xiàng, mèng shì zhī wén zhāng.
秀氣結成象,孟氏之文章。
jīn wǒ fěng yí wén, sī rén zhì qí xiāng.
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
qīng fēng wú rén jì, rì mù kōng xiāng yáng.
清風無人繼,日暮空襄陽。
nán wàng lù mén shān, ǎi ruò yǒu yú fāng.
南望鹿門山,藹若有馀芳。
jiù yǐn bù zhī chù, yún shēn shù cāng cāng.
舊隱不知處,云深樹蒼蒼。
“日暮空襄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