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美眾所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美眾所嫉”全詩
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
至麗物難掩,遽選入君門。
獨美眾所嫉,終棄出塞垣。
唯此希代色,豈無一顧恩。
事排勢須去,不得由至尊。
白黑既可變,丹青何足論。
竟埋代北骨,不返巴東魂。
慘澹晚云水,依稀舊鄉園。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遺老,指點為我言。
不取往者戒,恐貽來者冤。
至今村女面,燒灼成瘢痕。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過昭君村(村在歸州東北四十里)》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也像那個美好你,產生這遠遠落后村。
到麗江物掩不住,立即選入你。
獨美眾所嫉妒,最終放棄出邊塞。
只有這希代色,難道沒有一個顧恩。
事情排擠勢必要離開,不能由至尊。
黑白既可以改變,繪畫有什么值得討論。
最終埋骨代北,不返回巴東魂。
凄涼晚年說水,依稀舊鄉園。
妍姿化已久,只要有村名存。
村莊中有老人,指點給我說。
不拿過去的教訓,恐怕會留下來的冤屈。
至今村女面,燒傷瘢痕形成。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獨美眾所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zhāo jūn cūn cūn zài guī zhōu dōng běi sì shí lǐ
過昭君村(村在歸州東北四十里)
líng zhū chǎn wú zhǒng, cǎi yún chū wú gēn.
靈珠產無種,彩云出無根。
yì rú bǐ shū zi, shēng cǐ xiá lòu cūn.
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
zhì lì wù nán yǎn, jù xuǎn rù jūn mén.
至麗物難掩,遽選入君門。
dú měi zhòng suǒ jí, zhōng qì chū sài yuán.
獨美眾所嫉,終棄出塞垣。
wéi cǐ xī dài sè, qǐ wú yī gù ēn.
唯此希代色,豈無一顧恩。
shì pái shì xū qù, bù dé yóu zhì zūn.
事排勢須去,不得由至尊。
bái hēi jì kě biàn, dān qīng hé zú lùn.
白黑既可變,丹青何足論。
jìng mái dài běi gǔ, bù fǎn bā dōng hún.
竟埋代北骨,不返巴東魂。
cǎn dàn wǎn yún shuǐ, yī xī jiù xiāng yuán.
慘澹晚云水,依稀舊鄉園。
yán zī huà yǐ jiǔ, dàn yǒu cūn míng cún.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cūn zhōng yǒu yí lǎo, zhǐ diǎn wèi wǒ yán.
村中有遺老,指點為我言。
bù qǔ wǎng zhě jiè, kǒng yí lái zhě yuān.
不取往者戒,恐貽來者冤。
zhì jīn cūn nǚ miàn, shāo zhuó chéng bān hén.
至今村女面,燒灼成瘢痕。
“獨美眾所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