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臺晴間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池臺晴間雪”全詩
不失遷鶯侶,因成賀燕群。
池臺晴間雪,冠蓋暮和云。
共仰曾攀處,年深桂尚熏。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與諸同年賀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蕭尚書亭子》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與諸同年賀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蕭尚書亭子》。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與同年諸位一同祝賀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共宴在蕭尚書的亭子上。
慶賀新卿的升官典禮,聚集了許多盛客,大家紛紛征集文稿。
不會失去遷徙的鶯兒作伴,因此成為賀燕的群體。
池塘和亭臺在晴朗的天空下如同白雪一般明亮,華冠和華蓋在傍晚和云彩融和。
一同仰望過往曾攀爬的地方,歲月久遠了,但桂花的香氣依舊濃郁。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白居易與同年的諸位一起慶賀某位官員升官的場景。宴會上聚集了許多嘉賓,大家紛紛征集文稿以表達對新官的祝賀。詩人通過描繪鶯兒和燕子的形象,表達了友誼和團結的意義。他將亭臺和池塘與自然景物相聯系,賦予了宴會場景更加美好的意象。最后,詩人回憶過去攀爬的地方,表達了對歲月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視。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宴會場景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過往的回憶,表達了友誼和歲月的變遷。詩人運用華麗的修辭手法,如"池臺晴間雪"和"冠蓋暮和云",將宴會的場景描繪得生動而美好。同時,詩人通過鶯兒和燕子的形象,強調了友誼和團結的重要性。最后,通過回憶過去攀爬的地方和桂花的香氣,詩人表達了對歲月的感慨和對珍貴友情的珍視。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宴會場景和自然景物,以及對過往的回憶,表達了友誼、團結和歲月變遷的主題,展現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細膩的感受和對宴會的美好寄托。
“池臺晴間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ū tóng nián hè zuò zhǔ shì láng xīn bài tài cháng, tóng yàn xiāo shàng shū tíng zi
與諸同年賀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蕭尚書亭子
chǒng xīn qīng diǎn lǐ, huì shèng kè zhēng wén.
寵新卿典禮,會盛客征文。
bù shī qiān yīng lǚ, yīn chéng hè yàn qún.
不失遷鶯侶,因成賀燕群。
chí tái qíng jiān xuě, guān gài mù hé yún.
池臺晴間雪,冠蓋暮和云。
gòng yǎng céng pān chù, nián shēn guì shàng xūn.
共仰曾攀處,年深桂尚熏。
“池臺晴間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