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吹簫逐鳳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帝子吹簫逐鳳凰”全詩
落花何處堪惆悵,頭白宮人掃影堂。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春題華陽觀(觀即華陽公主故宅有舊內人存焉)》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題華陽觀(觀即華陽公主故宅有舊內人存焉)
帝子吹簫逐鳳凰,
空留仙洞號華陽。
落花何處堪惆悵,
頭白宮人掃影堂。
詩詞中文譯文:
春天時題華陽觀(華陽觀即華陽公主故宅有舊內人存焉)
帝子吹簫追逐鳳凰,
只剩下仙洞叫做華陽。
落花落在哪里才足以傷感,
白發的宮人在掃影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的一首唐代詩詞,描繪了一個華麗過去的場景。詩中描述了華陽觀的舊貌,華陽觀是唐玄宗的女兒華陽公主的故宅,這座宅子如今已經變得荒蕪,只有白發的宮人在清掃著空蕩的影堂。
詩中的第一句“帝子吹簫追逐鳳凰”描繪了華陽公主年輕時的景象,她吹著簫,逐著鳳凰飛舞。這句話既可理解為華陽公主曾經是帝王之子,也可理解為她是皇帝的女兒,因為唐代的皇帝被稱為“帝子”。
第二句“只剩下仙洞叫做華陽”表明華陽觀如今只有一個仙洞的名字叫做華陽,無論是樓閣還是園林都已經不再存在。這也可以理解為華陽公主變成了神仙,并將自己的名字賦予了這個地方。
第三句“落花落在哪里才足以傷感”,表達了詩人對華陽觀的傷感之情。華陽觀曾經是繁花似錦的地方,而如今在這個殘破的宅子中,無處可尋的落花更加令人傷感。
最后一句“白發的宮人在掃影堂”,揭示了華陽觀的現狀,只剩下一位白發的宮人在掃除著空蕩的影堂。這位白發的宮人是過去輝煌時期的見證者,她掃除著
“帝子吹簫逐鳳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tí huá yáng guān guān jí huá yáng gōng zhǔ gù zhái yǒu jiù nèi rén cún yān
春題華陽觀(觀即華陽公主故宅有舊內人存焉)
dì zi chuī xiāo zhú fèng huáng, kōng liú xiān dòng hào huá yáng.
帝子吹簫逐鳳凰,空留仙洞號華陽。
luò huā hé chǔ kān chóu chàng, tóu bái gōng rén sǎo yǐng táng.
落花何處堪惆悵,頭白宮人掃影堂。
“帝子吹簫逐鳳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