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劉君來近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見劉君來近遠”全詩
朝來惆悵宣平過,柳巷當頭第一家。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過劉三十二故宅》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劉三十二故宅》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見劉君來近遠,
門前兩度滿枝花。
朝來惆悵宣平過,
柳巷當頭第一家。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白居易在經過劉君故宅時的感受。詩人不見劉君多年來的到來,門前的梅花兩次開滿枝頭。早晨來到這里,詩人感到悲傷,因為宣平已經過去了。這個柳巷是第一家,象征著詩人對劉君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寓意。首句“不見劉君來近遠”直接表達了詩人久未見到劉君的情況,增強了對他的思念之情。接著,“門前兩度滿枝花”通過描繪門前的梅花開放兩次,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詩的下半部分,“朝來惆悵宣平過”表達了詩人在早晨來到這里時的惆悵和悲傷,宣平指的是官職的升遷和降職,暗示了劉君官位的變動。最后一句“柳巷當頭第一家”以形象的描寫表達了劉君故宅在柳巷中的地位,是詩人心目中的第一家,也是他最為思念的地方。
整首詩詞情感深沉,寄托了詩人對劉君的思念之情和對光陰流逝的感慨。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詩人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并讓讀者感受到歲月更替和時光流轉所帶來的無常和離別之感。該詩詞展現了白居易深沉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視,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不見劉君來近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liú sān shí èr gù zhái
過劉三十二故宅
bú jiàn liú jūn lái jìn yuǎn, mén qián liǎng dù mǎn zhī huā.
不見劉君來近遠,門前兩度滿枝花。
zhāo lái chóu chàng xuān píng guò, liǔ xiàng dāng tóu dì yī jiā.
朝來惆悵宣平過,柳巷當頭第一家。
“不見劉君來近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