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意將闌風又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芳意將闌風又吹”全詩
集賢讎校無閑日,落盡瑤花君不知。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惜玉蕊花,有懷集賢王校書起》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惜玉蕊花,有懷集賢王校書起》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芳意將闌風又吹,
白云離葉雪辭枝。
集賢讎校無閑日,
落盡瑤花君不知。
中文譯文:
美好的意念在微風中再次吹拂,
白云離開樹葉,雪離開枝頭。
集賢王的責任校勘漫無邊際,
如同瑤花一片片飄落,君主卻毫不知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的一首惜別之作。詩人通過描繪花朵和自然景物的變化,抒發了對集賢王的懷念和不舍之情。
首兩句“芳意將闌風又吹,白云離葉雪辭枝”表達了春天的來臨,花朵散發出濃郁的香氣,白云脫離樹葉,雪從枝頭上融化下來。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集賢王的稱贊和贊頌,將其比喻為春天中美好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集賢讎校無閑日,落盡瑤花君不知”則表達了集賢王作為賢明的君主,一直在勤勉地校勘書籍,沒有閑暇的日子。而瑤花的落盡則象征著時間的流逝,意味著集賢王未能真正理解白居易的心情和思念。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對集賢王的深深思念之情。詩中流露出的遺憾和無奈,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對集賢王的深深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感。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傳達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展現了白居易獨特的抒情風格。
“芳意將闌風又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yù ruǐ huā, yǒu huái jí xián wáng jiào shū qǐ
惜玉蕊花,有懷集賢王校書起
fāng yì jiāng lán fēng yòu chuī, bái yún lí yè xuě cí zhī.
芳意將闌風又吹,白云離葉雪辭枝。
jí xián chóu xiào wú xián rì, luò jǐn yáo huā jūn bù zhī.
集賢讎校無閑日,落盡瑤花君不知。
“芳意將闌風又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