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羈游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社羈游伴”全詩
浮名相引住,歸路不同歸。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長安送柳大東歸》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安送柳大東歸》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白社羈游伴,
青門遠別離。
浮名相引住,
歸路不同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白居易在長安送別好友柳大東歸鄉的情景。白居易和柳大東是在白社相識的游伴,如今柳大東要離開長安回家了。他們在青門外告別,離別之情難以言表。柳大東因為他的聲望和成就而受到人們的引領和關注,而白居易則在長安繼續流浪。他們雖然分別在不同的歸途上,但他們的經歷和命運已經分道揚鑣。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展現了白居易對友誼和人生變遷的深刻思考。詩中的“白社羈游伴”表明白居易和柳大東在白社結識,而“青門遠別離”則描繪了他們在青門外分別的情景。這樣的離別不僅是身體上的分離,更是心靈上的別離。詩中的“浮名相引住”暗示了柳大東因為他的聲望和成就而留在長安,而白居易則選擇了另一條歸途。最后兩句“歸路不同歸”道出了他們分道揚鑣的命運,各自走向不同的歸宿。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哀愁和友情的珍貴。它觸動人們對離別和人生變遷的感慨,呈現了時光流轉中人際關系的無常和無奈。它也提醒人們珍惜當下的友誼,因為終有一天我們也會面臨離別和分別。這首詩詞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情感表達和思考方式,以及他對人性和世事變遷的深刻洞察力。
“白社羈游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sòng liǔ dà dōng guī
長安送柳大東歸
bái shè jī yóu bàn, qīng mén yuǎn bié lí.
白社羈游伴,青門遠別離。
fú míng xiāng yǐn zhù, guī lù bù tóng guī.
浮名相引住,歸路不同歸。
“白社羈游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