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公卿一字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及公卿一字書”全詩
如何持此將干謁,不及公卿一字書。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見尹公亮新詩,偶贈絕句》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見尹公亮新詩,偶贈絕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手中還有十首新寫的詩,
詩句一個個都像珍珠寶石。
如何能用這些詩作為禮物,
卻無法與公卿們一樣寫下字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白居易在看到尹公亮的新詩后,心生感慨的情景。白居易稱贊尹公亮的新詩如同珍珠寶石一般珍貴,而自己手中僅有的十首新詩顯得微不足道。詩人深感自己與公卿們文才的差距,無法與他們相比。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表達了詩人的自嘲和自省之情。詩人白居易在詩中以自嘲的態度,將自己手中的十首新詩與尹公亮的新詩相對比。他用珍珠寶石來形容尹公亮的詩句,暗示其珍貴和出色。而他的十首新詩則顯得微不足道,無法與尹公亮和其他公卿們相提并論。這種自嘲的態度反映了白居易對自己文才的客觀認識,同時也表達了對公卿們卓越才華的敬佩和自愧不如之情。
這首詩詞雖然字數不多,但通過簡潔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自身才華的自省和對優秀文人的敬仰。它突出了白居易在文壇上的地位相對較低,同時也體現了他對高才華的敬重和追求。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詩人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不及公卿一字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yǐn gōng liàng xīn shī, ǒu zèng jué jù
見尹公亮新詩,偶贈絕句
xiù lǐ xīn shī shí shǒu yú, yín kàn jù jù shì qióng jū.
袖里新詩十首馀,吟看句句是瓊琚。
rú hé chí cǐ jiāng gān yè, bù jí gōng qīng yī zì shū.
如何持此將干謁,不及公卿一字書。
“不及公卿一字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