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獨朝朝暮暮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獨朝朝暮暮間”全詩
無人不怪長安住,何獨朝朝暮暮間。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長安閑居》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安閑居》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長安閑居》
風竹松煙晝掩關,
意中長似在深山。
無人不怪長安住,
何獨朝朝暮暮間。
譯文:
微風拂過竹林,松樹的煙霧在白天遮掩著庭院的門扉,
內心的愿望讓我仿佛身在深山之中。
無論誰來到這里都會驚訝我為何長久居住在繁華的長安城,
但我為什么獨自在朝朝暮暮之間往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白居易在長安城的閑居生活,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他內心的寧靜和對深山幽谷的向往。
首句“風竹松煙晝掩關”,通過描繪風吹拂竹林、松樹散發的煙霧,創造了一個寧靜而幽靜的氛圍。這里的“晝掩關”意味著在白天閉門不出,享受寧靜的閑居生活。
接下來的兩句“意中長似在深山”,表達了白居易內心的向往。盡管他身處繁華的長安城,但他的心靈卻仿佛置身于深山之中,追求寧靜和隱逸。
最后兩句“無人不怪長安住,何獨朝朝暮暮間”,表達了白居易對他人對自己長期居住于長安感到驚訝的理解和回應。長安作為當時的都城,繁華喧囂,人們往往以為在這里居住會享受到豐富的權勢和榮華富貴。然而,白居易選擇在朝朝暮暮之間過著寧靜的生活,他對于這種選擇并不感到孤獨,因為他追求的是內心的安寧和自由。
整首詩通過對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和隱逸的心境。盡管身處繁華的都市,作者仍能保持內心的寧靜,仿佛置身于深山之中。這首詩體現了唐代文人士人追求閑適自在、遠離塵囂的生活理想。
“何獨朝朝暮暮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xián jū
長安閑居
fēng zhú sōng yān zhòu yǎn guān, yì zhōng cháng shì zài shēn shān.
風竹松煙晝掩關,意中長似在深山。
wú rén bù guài cháng ān zhù, hé dú zhāo zhāo mù mù jiān.
無人不怪長安住,何獨朝朝暮暮間。
“何獨朝朝暮暮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