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好蜀江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好蜀江行”全詩
月宜秦嶺宿,春好蜀江行。
鄉路通云棧,郊扉近錦城。
烏臺陟岡送,人羨別時榮。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送武士曹歸蜀(士曹即武中丞兄)》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武士曹歸蜀(士曹即武中丞兄)》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花落鳥嚶嚶,南歸稱野情。
春天花兒凋零,鳥兒啾啾叫,士曹南歸,被稱頌為熱愛田園生活的豪杰。
月宜秦嶺宿,春好蜀江行。
月光適宜在秦嶺山宿落,春天時最適合航行在蜀江上。
鄉路通云棧,郊扉近錦城。
鄉村的道路穿越云棧(陡峭的山路),鄉間的門戶臨近錦城(指成都,蜀地的首府)。
烏臺陟岡送,人羨別時榮。
站在烏臺(指烏臺寺)上登上高岡,送行,人們羨慕他離別時的榮耀。
這首詩詞描繪了武士曹歸蜀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士曹的贊頌和對他南歸的祝愿。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地域特色來營造詩情,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美好的祝福。通過描繪春天的花落和鳥鳴,以及夜晚的月光和壯麗的山川,詩詞展現了士曹歸蜀的情景,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士曹的贊美。整首詩情感真摯,描寫細膩,給人以美好的聯想和留下深刻的印象。
“春好蜀江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ǔ shì cáo guī shǔ shì cáo jí wǔ zhōng chéng xiōng
送武士曹歸蜀(士曹即武中丞兄)
huā luò niǎo yīng yīng, nán guī chēng yě qíng.
花落鳥嚶嚶,南歸稱野情。
yuè yí qín lǐng sù, chūn hǎo shǔ jiāng xíng.
月宜秦嶺宿,春好蜀江行。
xiāng lù tōng yún zhàn, jiāo fēi jìn jǐn chéng.
鄉路通云棧,郊扉近錦城。
wū tái zhì gāng sòng, rén xiàn bié shí róng.
烏臺陟岡送,人羨別時榮。
“春好蜀江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