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百草野田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吹百草野田香”全詩
馬上垂鞭愁不語,風吹百草野田香。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途中寒食》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途中寒食》
路旁寒食行人盡,獨占春愁在路旁。
馬上垂鞭愁不語,風吹百草野田香。
中文譯文:
在路邊,寒食時節,行人已盡,只有我獨自承擔著春天的愁苦。
坐在馬上,垂下韁繩,愁緒難言,微風吹過,野田間的百草散發出濃郁的香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寒食時節獨自行走在路邊的情景。行人已經離去,只有他一個人獨自感受著春天的愁苦。他坐在馬上,默默垂下韁繩,不愿表達內心的憂愁。而微風吹拂過來時,野田上的百草發出香氣,給他帶來些許安慰和慰藉。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行人、春愁和野田的描繪,表現了一種寂寥孤獨的情緒。寒食時節本應是人們歡聚享受美好時光的時刻,然而這里卻只有一個人孤獨地遭遇春愁。馬上的垂鞭和愁緒無法言表的情感,更加凸顯了他內心的孤獨與憂郁。然而,詩中的風和野田上的百草卻給他帶來了一些安慰,這或許是在表達一種寄托希望的意境。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淡淡的憂愁氛圍,傳遞出一種深沉而微妙的詩意,讓人不禁對生活中的寂寞和憂傷產生共鳴。
“風吹百草野田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ú zhōng hán shí
途中寒食
lù páng hán shí xíng rén jǐn, dú zhàn chūn chóu zài lù páng.
路旁寒食行人盡,獨占春愁在路旁。
mǎ shàng chuí biān chóu bù yǔ, fēng chuī bǎi cǎo yě tián xiāng.
馬上垂鞭愁不語,風吹百草野田香。
“風吹百草野田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