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火焙茶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火焙茶香”全詩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風塵少,松齋日月長。
高閑真是貴,何處覓侯王。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題施山人野居》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施山人野居
得道應無著,謀生亦不妨。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風塵少,松齋日月長。
高閑真是貴,何處覓侯王。
中文譯文:
給施山人的野居
得到了道,就不需要執著;為了生活,也可以放松。
春天的泥土孕育著嫩秧和稻谷,夜晚的火爐烘烤出茶香。
水巷里,風塵很少;松齋中,日月長久。
高高閑閑的生活真是難得珍貴,何處去尋找貴族君王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給施山人為題材,描述了一個隱居山林的生活。詩中表達了得道之人不需要過分執著于世俗的物質生活,而是能夠在自然中找到生活的樂趣。
詩的開頭就點明了主題,道者無著,與世無爭,不為名利所困擾。接下來的描述更是直接地表達了這種生活的美好。春天的泥土孕育出嫩秧和稻谷,夜晚的火爐烘烤著茶葉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閑暇自得。
而在這個與塵囂無關的環境中,風塵少,日月流轉很長。水巷中的風塵不多,松齋中的日月則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可以想象,這是一個遠離煩囂的地方,與世隔絕。
詩的最后一句則表達了對這種高閑的生活的珍貴,問道:在哪里能夠找到像這樣高貴的生活呢?
整首詩情節簡潔明了,既表達了對高閑生活的向往,又體現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詩中流露出一種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現實的無奈。其中蘊含著作者對佛教思想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求。
整體上來說,這首詩給人一種寧靜、閑適的感覺,寓意深遠,不僅是對隱居者生活的贊美,也是對世俗紛擾的反思。
“夜火焙茶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ī shān rén yě jū
題施山人野居
dé dào yīng wú zhe, móu shēng yì bù fáng.
得道應無著,謀生亦不妨。
chūn ní yāng dào nuǎn, yè huǒ bèi chá xiāng.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shuǐ xiàng fēng chén shǎo, sōng zhāi rì yuè zhǎng.
水巷風塵少,松齋日月長。
gāo xián zhēn shì guì, hé chǔ mì hóu wáng.
高閑真是貴,何處覓侯王。
“夜火焙茶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