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悵銀杯來處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惆悵銀杯來處重”全詩
惆悵銀杯來處重,不曾盛酒勸閑人。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獨酌憶微之(時對所贈醆)》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獨酌憶微之(時對所贈醆)》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獨酌花前醉憶君,
與君春別又逢春。
惆悵銀杯來處重,
不曾盛酒勸閑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獨自飲酒的情景,他在花前飲酒時思念著心愛的人。詩人與這位心愛的人在春天分別,如今又在新的春天相逢。然而,作者內心感到惆悵,因為他的酒杯重重地擺在他面前,卻無法將酒倒滿,以勸慰身旁的閑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情感。他通過獨自飲酒這個意象,傳達了他對心愛的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花前景象與春天的意象,給人一種溫暖、明朗的感覺,與作者對愛人的思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銀杯的描寫突出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奈之情,他無法將酒倒滿,無法用酒來忘卻思念。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愿望,他希望有人能來勸慰他,與他共享酒宴,但卻沒有人能夠體會他的心情。
整首詩詞通過簡短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詩人將個人情感與春天的景象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意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體味到作者內心的情感,并產生共鳴。
“惆悵銀杯來處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zhuó yì wēi zhī shí duì suǒ zèng zhǎn
獨酌憶微之(時對所贈醆)
dú zhuó huā qián zuì yì jūn, yǔ jūn chūn bié yòu féng chūn.
獨酌花前醉憶君,與君春別又逢春。
chóu chàng yín bēi lái chù zhòng, bù céng shèng jiǔ quàn xián rén.
惆悵銀杯來處重,不曾盛酒勸閑人。
“惆悵銀杯來處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