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鳥擇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避地鳥擇木”全詩
并起新秋思,為得故人詩。
避地鳥擇木,升朝魚在池。
城中與山下,喧靜暗相思。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答劉戒之早秋別墅見寄》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答劉戒之早秋別墅見寄》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涼風木槿籬,
暮雨槐花枝。
并起新秋思,
為得故人詩。
避地鳥擇木,
升朝魚在池。
城中與山下,
喧靜暗相思。
中文譯文:
涼風吹拂木槿籬,
暮雨灑落槐花枝。
心中涌起新的秋天思緒,
為了得到故人的詩句。
鳥兒避開塵世選擇棲息之木,
魚兒躍然池中迎朝陽。
城中與山下,
繁忙和寧靜中都充滿了相思之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的回答給劉戒的,劉戒可能是給白居易寫了一首詩,白居易在此作中回應了他的朋友。詩中描繪了早秋時節的景象。涼風吹過木槿籬笆,暮雨灑落在槐花枝上,描繪了秋天的清涼和蕭瑟。然后,白居易表達了他內心中迸發出的新秋思緒,他希望能夠得到故人的詩句,以滿足他對詩歌的渴望。
接著,詩中出現了鳥兒選擇棲息之木和魚兒在池中迎接朝陽的景象。這里的鳥兒和魚兒被用來比喻遠離塵囂的生活,追求寧靜和自由。白居易以此表達了自己對于遠離紛擾,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
最后兩句"城中與山下,喧靜暗相思",描繪了城中與山下的景象,城市中喧囂繁忙,而山下則更為寧靜。這里的"喧靜暗相思"表達了白居易和故人之間的思念之情,盡管處于不同的環境中,但心心相惜。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白居易對于詩歌和心靈自由的渴望,以及與故人的深厚情誼。這首詩詞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繪,又有內心感受的抒發,充滿了詩人對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文學才華和情感細膩。
“避地鳥擇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liú jiè zhī zǎo qiū bié shù jiàn jì
答劉戒之早秋別墅見寄
liáng fēng mù jǐn lí, mù yǔ huái huā zhī.
涼風木槿籬,暮雨槐花枝。
bìng qǐ xīn qiū sī, wèi dé gù rén shī.
并起新秋思,為得故人詩。
bì dì niǎo zé mù, shēng cháo yú zài chí.
避地鳥擇木,升朝魚在池。
chéng zhōng yǔ shān xià, xuān jìng àn xiāng sī.
城中與山下,喧靜暗相思。
“避地鳥擇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