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簟秋意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露簟秋意生”全詩
風簾夜涼入,露簟秋意生。
燈盡夢初罷,月斜天未明。
暗凝無限思,起傍藥闌行。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涼夜有懷》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涼夜有懷》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一個人在涼夜中思念離別的情景。
詩中以蛩鳴引發的回憶來表達作者對別離的感慨。夜晚的風透過帷幕吹進來,窗外的露簟傳來秋天的意味,營造出一種寂靜、涼爽的氛圍。同時,詩人的燭火已經燃盡,意味著他的夢境已經蘇醒,而天上的月亮還未顯露。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內心深處充盈著無盡的思念,他站起身來,走到草藥闌的旁邊。
這首詩通過對夜晚的描繪,表達了作者思念親人、朋友或愛人的心情。詩中的景物和情感相映成趣,使人們能夠感受到作者的凄涼和孤獨。同時,通過暗射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念別感時節,
思念離別悲涼。
清晨蛩鳴一聲,
風透過窗簾,
夜涼繚繞進來;
床上的露簟傳來秋的氣息,
涼意猶在。
燭火已盡,夢初醒,
天色仍未亮;
內心充滿了無盡的思念,
我站起身,
走到窗前。
這首詩的意境相對較為簡約清新,表達了作者在涼爽的夜晚一獨自思念親人、思念故友或思念愛人的心情。同時,通過描述夜晚的景色,使人們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凄涼和孤獨。整首詩以寫景為主,內心情感豐富,充滿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和小心思。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如蛩褪,風簾,夜涼,露簟等,使詩意更加深遠,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對離別的感傷,展示了他對親情、友情或愛情的珍視和思念。
“露簟秋意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g yè yǒu huái
涼夜有懷
niàn bié gǎn shí jié, zǎo qióng wén yī shēng.
念別感時節,早蛩聞一聲。
fēng lián yè liáng rù, lù diàn qiū yì shēng.
風簾夜涼入,露簟秋意生。
dēng jǐn mèng chū bà, yuè xié tiān wèi míng.
燈盡夢初罷,月斜天未明。
àn níng wú xiàn sī, qǐ bàng yào lán xíng.
暗凝無限思,起傍藥闌行。
“露簟秋意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