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籬落蕭條盡日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籬落蕭條盡日風”全詩
若問經過談笑者,不過田舍白頭翁。
門閉仍逢雪,廚寒未起煙。
貧家重寥落,半為日高眠。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村居二首》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村居二首》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農村的貧困落寞和歲月的流轉。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田園荒涼經過了春天的早晨,
籬笆草木凋零受風吹拂整日。
如果你問經歷過歲月變遷的人,
不過是田舍中的那位白發老翁。
門緊閉仍舊有雪花飄落,
廚房冷冷清清未升起炊煙。
貧困的家庭更顯得空曠荒涼,
半天過去了還在高處酣睡。
詩意:
這首詩詞以農村村居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農村貧困生活和時光流逝的思考。詩中描繪了早春時田園的凄涼景象,籬笆草木凋零,整日受風吹拂。然后詩人引入一個白發老翁的形象,他是田舍中的一個普通農民,經歷了歲月的變遷,對生活有著深刻的體驗。詩人通過這個形象,表達了農村生活的苦難和貧困。詩詞最后描述了村居的冷清和孤寂,門緊閉,飄落的雪花映襯出寂靜的景象,廚房中沒有炊煙,貧困的家庭更顯得空曠荒涼。詩人以此展現了農村人民艱辛的生活現狀。
賞析:
《村居二首》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農村的貧困和孤寂,表達出對農民生活的關注和同情。詩詞中的田園景象和農村村居的描繪都非常具象生動,通過細膩的筆墨,詩人成功地傳達了深刻的情感和意境。詩詞以樸素的形象塑造了一個老翁的形象,通過他的經歷和生活狀態,展現了農民的辛勞和對生活的困頓。農村的冷清和貧困通過詩詞中的細節得到了生動的描繪,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思考。整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傳達了豐富的情感和社會意義,是白居易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唐代田園詩的經典之作。
“籬落蕭條盡日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ūn jū èr shǒu
村居二首
tián yuán mǎng cāng jīng chūn zǎo, lí luò xiāo tiáo jǐn rì fēng.
田園莽蒼經春早,籬落蕭條盡日風。
ruò wèn jīng guò tán xiào zhě, bù guò tián shè bái tóu wēng.
若問經過談笑者,不過田舍白頭翁。
mén bì réng féng xuě, chú hán wèi qǐ yān.
門閉仍逢雪,廚寒未起煙。
pín jiā zhòng liáo luò, bàn wèi rì gāo mián.
貧家重寥落,半為日高眠。
“籬落蕭條盡日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