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老去歡情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老去歡情少”全詩
時到仇家非愛酒,醉時心勝醒時心。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重到城七絕句·仇家酒》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重到城七絕句·仇家酒》
年年老去歡情少,
處處春來感事深。
時到仇家非愛酒,
醉時心勝醒時心。
中文譯文:
每年歲月逝去,歡樂減少,
到處春天來臨,感觸事情深。
時候到了,敵人不再喜歡酒,
醉時心境勝過清醒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通過描繪人生的變遷和個人情感的變化,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首句“年年老去歡情少”,表達了歲月流逝、年齡增長所帶來的歡樂減少的感受。無論是身體的衰老還是心靈的成熟,作者感受到了時間的無情和年輕時那份純真快樂的減少。
第二句“處處春來感事深”,通過描繪春天的到來,表達了作者對事物變化的敏感和對人生經歷的深刻感悟。春天是萬物復蘇、生機勃發的季節,它的到來讓作者對周圍的一切都產生了更深層次的感受和思考。
接下來的兩句“時到仇家非愛酒,醉時心勝醒時心”則表達了作者對敵人或對手的看法。詩中的“仇家”可以理解為指那些與作者有爭執或對立關系的人。作者認為,這些敵人并不是真正喜歡酒,而是在醉酒時才表露出真實的內心。也就是說,在醉酒的狀態下,他們的心境更為真實和坦誠,而在清醒時則可能隱藏著不同的心思。
整首詩通過對時間、人生和人情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歲月變遷和人際關系的思考。詩中的酒被用作一種象征,反映了人們在不同狀態下所表現出的真實性。整體而言,這首詩給人一種深思熟慮、情感細膩的感受,展示了白居易在詩歌創作上的才華。
“年年老去歡情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dào chéng qī jué jù chóu jiā jiǔ
重到城七絕句·仇家酒
nián nián lǎo qù huān qíng shǎo, chǔ chù chūn lái gǎn shì shēn.
年年老去歡情少,處處春來感事深。
shí dào chóu jiā fēi ài jiǔ, zuì shí xīn shèng xǐng shí xīn.
時到仇家非愛酒,醉時心勝醒時心。
“年年老去歡情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