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薙草時時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貧家薙草時時入”全詩
清句三朝誰是敵,白須四海半為兄。
貧家薙草時時入,瘦馬尋花處處行。
不用更教詩過好,折君官職是聲名。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贈楊秘書巨源》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楊秘書巨源
早聞一箭取遼城,
相識雖新有故情。
清句三朝誰是敵,
白須四海半為兄。
貧家薙草時時入,
瘦馬尋花處處行。
不用更教詩過好,
折君官職是聲名。
譯文:
聽聞你早已一箭奪得遼城,
相識雖然不久,但有著舊情。
清明的句子,三朝之間誰是對手,
白須的人,在四方海內都當兄弟。
雖然家境貧寒,卻常常踏草而入,
體弱的馬兒,到處尋找美麗的花兒。
不需要讓你更加努力寫好詩歌,
因為你在擊敗敵人方面獲得了名譽和榮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楊秘書巨源的贈詩。巨源因一箭奪得遼城而聲名大噪,白居易以本詩表達自己對巨源的敬佩之情。詩中既有對巨源的贊美,也有對巨源的親切之意。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巨源的形象,形容他的才智過人,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期待和鼓勵之情。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把握機遇,努力奮斗的肯定和祝福之意。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了作者對友人的敬佩和珍視之情,同時也寄托了對友人美好未來的期望。
“貧家薙草時時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yáng mì shū jù yuán
贈楊秘書巨源
zǎo wén yī jiàn qǔ liáo chéng, xiāng shí suī xīn yǒu gù qíng.
早聞一箭取遼城,相識雖新有故情。
qīng jù sān cháo shuí shì dí,
清句三朝誰是敵,
bái xū sì hǎi bàn wèi xiōng.
白須四海半為兄。
pín jiā tì cǎo shí shí rù, shòu mǎ xún huā chǔ chù xíng.
貧家薙草時時入,瘦馬尋花處處行。
bù yòng gèng jiào shī guò hǎo, zhé jūn guān zhí shì shēng míng.
不用更教詩過好,折君官職是聲名。
“貧家薙草時時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