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方為失途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上方為失途客”全詩
世上方為失途客,江頭又作阻風人。
魚蝦遇雨腥盈鼻,蚊蚋和煙癢滿身。
老大光陰能幾日,等閑臼口坐經旬。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臼口阻風十日》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臼口阻風十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洪濤白浪堵住了江津,
處處都有事情耽誤。
世間人都成了迷路的客,
江頭又出現了阻風的人。
魚蝦遇到雨水變得腥臭,
蚊蚋和煙熏得全身發癢。
時光過得真快啊,
不經意間在臼口坐了十天。
詩意和賞析:
《臼口阻風十日》描繪了一幅江津阻風的景象,通過對洪濤白浪、事情耽誤、迷路的客人、阻風的人、腥臭的魚蝦、癢癢的蚊蚋等形象的描寫,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對時光的感慨。
詩中的“洪濤白浪”和“阻風的人”是對江津阻風情景的描繪,給人以磅礴的氣勢和阻礙的感覺。這種景象不僅讓人感到身臨其境,同時也隱喻了人生中的困境和阻礙。
詩中提到的“事事耽誤”和“迷路的客人”折射出生活中的困擾和迷茫。這種困境使人感到束手無策,仿佛身處迷途之中。
詩中的“魚蝦遇雨腥盈鼻”和“蚊蚋和煙癢滿身”描繪了自然環境對生活的干擾和困擾。這些細節描寫增添了詩詞的真實感和生動性。
最后兩句“老大光陰能幾日,等閑臼口坐經旬”,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詩人在臼口坐了十天,仿佛時間過得很快,再次強調了時間的短暫和珍貴。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生活瑣事為素材,通過描繪細膩的形象,抒發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生活困擾的感慨。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世上方為失途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ù kǒu zǔ fēng shí rì
臼口阻風十日
hóng tāo bái làng sāi jiāng jīn, chǔ chù zhān huí shì shì zhūn.
洪濤白浪塞江津,處處邅回事事迍。
shì shàng fāng wèi shī tú kè,
世上方為失途客,
jiāng tóu yòu zuò zǔ fēng rén.
江頭又作阻風人。
yú xiā yù yǔ xīng yíng bí, wén ruì hé yān yǎng mǎn shēn.
魚蝦遇雨腥盈鼻,蚊蚋和煙癢滿身。
lǎo dà guāng yīn néng jǐ rì, děng xián jiù kǒu zuò jīng xún.
老大光陰能幾日,等閑臼口坐經旬。
“世上方為失途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