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慘陽舒氣序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陰慘陽舒氣序牽”全詩
萬物秋霜能壞色,四時冬日最凋年。
煙波半露新沙地,鳥雀群飛欲雪天。
向晚蒼蒼南北望,窮陰旅思兩無邊。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歲晚旅望》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歲晚旅望
朝來暮去星霜換,
陰慘陽舒氣序牽。
萬物秋霜能壞色,
四時冬日最凋年。
煙波半露新沙地,
鳥雀群飛欲雪天。
向晚蒼蒼南北望,
窮陰旅思兩無邊。
詩意:這首詩是白居易在歲末出外旅游時寫的,詩中表達了對時間的變遷和萬物的衰敗的感慨。詩人從星辰的升起和落下、陰陽氣象的變化,感嘆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逝去。他觀察到萬物在秋霜的作用下逐漸失去色彩,而四季中的冬天則是最能凋零年華的季節。他還描述了河流上的煙霧和鳥群在天空中飛舞的景象,預示著天氣的寒冷即將到來。最后,他向南北兩個方向遠望,傾訴他旅途的孤寂和思念之情,表達了他的思鄉之情。
賞析:《歲晚旅望》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季節,通過觀察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感到的愁緒。詩中的景象生動而凄涼,通過描繪秋霜能壞萬物的色彩、冬日凋零年華的情景,以及煙波和鳥群飛舞預示寒冷天氣等細節,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和意境。最后,詩人通過向南北遠望和表達旅途的孤寂和思念之情,給人一種思鄉之情的感覺,讓人對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產生深深的思考。整首詩曲調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白居易獨特的詩歌才華。
“陰慘陽舒氣序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wǎn lǚ wàng
歲晚旅望
zhāo lái mù qù xīng shuāng huàn, yīn cǎn yáng shū qì xù qiān.
朝來暮去星霜換,陰慘陽舒氣序牽。
wàn wù qiū shuāng néng huài sè,
萬物秋霜能壞色,
sì shí dōng rì zuì diāo nián.
四時冬日最凋年。
yān bō bàn lù xīn shā dì, niǎo què qún fēi yù xuě tiān.
煙波半露新沙地,鳥雀群飛欲雪天。
xiàng wǎn cāng cāng nán běi wàng, qióng yīn lǚ sī liǎng wú biān.
向晚蒼蒼南北望,窮陰旅思兩無邊。
“陰慘陽舒氣序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