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緒逢秋一似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緒逢秋一似灰”全詩
日色悠揚映山盡,雨聲蕭颯渡江來。
鬢毛遇病雙如雪,心緒逢秋一似灰。
向夜欲歸愁未了,滿湖明月小船回。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百花亭晚望夜歸》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百花亭晚望夜歸
夜幕低垂,我在百花亭上回望,云影時而陰暗,時而明亮。太陽的光輝靜靜地映照在山上,雨聲呼嘯從江上傳來。我的鬢毛已經如雪一般白了,心情像是秋天一樣灰暗。夜已深,我依然憂愁難解,滿湖的明月中,小船緩緩歸來。
《百花亭晚望夜歸》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百花亭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
百花亭上晚裴回,
在百花亭上回望夜晚,
云影陰晴掩復開。
云影時而陰暗,時而明亮。
日色悠揚映山盡,
太陽的光輝靜靜地映照在山上,
雨聲蕭颯渡江來。
雨聲呼嘯從江上傳來。
鬢毛遇病雙如雪,
我的鬢毛已經如雪一般白了,
心緒逢秋一似灰。
心情像是秋天一樣灰暗。
向夜欲歸愁未了,
夜已深,我依然憂愁難解,
滿湖明月小船回。
滿湖的明月中,小船緩緩歸來。
詩詞表達了詩人在百花亭上夜晚回望的景色和內心感受。百花亭上的云影陰晴不定,象征著無常的世態炎涼,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太陽的光輝映照在山上,表現出自然景色的美麗和靜謐。雨聲從江上傳來,給人一種清涼和寧靜的感覺。詩人的鬢毛已經變得如雪一般白了,顯示出他的年紀已長,歲月的痕跡已經顯現出來。他的心情像秋天一樣灰暗,表示他的內心感受沉重。盡管夜已深,他依然憂愁不已,滿湖的明月下,小船緩緩歸來,象征著詩人即將結束旅程,回到家中。
整首詩詞淡雅中帶著憂愁之情,通過景色的描繪,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冷寂和孤寂。同時,也展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一種深思的啟示。
“心緒逢秋一似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ǎi huā tíng wǎn wàng yè guī
百花亭晚望夜歸
bǎi huā tíng shàng wǎn péi huí, yún yǐng yīn qíng yǎn fù kāi.
百花亭上晚裴回,云影陰晴掩復開。
rì sè yōu yáng yìng shān jǐn,
日色悠揚映山盡,
yǔ shēng xiāo sà dù jiāng lái.
雨聲蕭颯渡江來。
bìn máo yù bìng shuāng rú xuě, xīn xù féng qiū yī sì huī.
鬢毛遇病雙如雪,心緒逢秋一似灰。
xiàng yè yù guī chóu wèi liǎo, mǎn hú míng yuè xiǎo chuán huí.
向夜欲歸愁未了,滿湖明月小船回。
“心緒逢秋一似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