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臺試為檢名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仙臺試為檢名看”全詩
白石先生小有洞,黃芽姹女大還丹。
常悲東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但恐長生須有籍,仙臺試為檢名看。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行行覓路緣松嶠,
步步尋花到杏壇。
白石先生小有洞,
黃芽姹女大還丹。
常悲東郭千家冢,
欲乞西山五色丸。
但恐長生須有籍,
仙臺試為檢名看。
中文譯文:
我一路行走,尋找著通往松嶠的路,
每一步都尋覓著花兒,直到杏壇。
這里有位名叫白石的先生,他對道法有所領悟,
而黃芽姹女卻擁有大還丹的靈藥。
我常常為東郭的千家冢感到悲傷,
想要向西山乞求五色丸。
然而我擔心長生之道必須有所依托,
因此我試圖通過仙臺來考察名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王道士藥堂的題贈之作。詩中描繪了白居易尋找道士和仙丹的心境。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白居易行走的過程,他在尋找通往松嶠的路途中,一步步尋覓著美麗的花朵,直到他來到了杏壇。這里引出了白居易要尋找的對象,即王道士藥堂。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兩個人物,白石先生和黃芽姹女。白石先生被描述為對道法有所領悟的人,而黃芽姹女則擁有大還丹的靈藥。這里暗示了白居易希望從王道士那里獲得長生之法或者靈丹妙藥,以求得長生不老或者延年益壽的目的。
然而,詩中也表達了白居易的矛盾情緒。他常常為東郭的千家冢感到悲傷,這可能是指他對死亡和有限生命的感慨。他希望從西山乞求五色丸,五色丸據說可以使人長生不老。然而,他擔心長生之道必須有所依托,不能輕易獲得。因此,他決定通過仙臺來考察名望,試圖找到一種可行的方法。
整首詩流露出白居易對長生不老的向往和對有限生命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仙丹仙法的追求和矛盾情緒。這首詩展示了唐代詩人對傳說中的仙人、仙丹和長生之道的向往,同時也折射出人類對長生不老的永恒追求。
“仙臺試為檢名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ún wáng dào shì yào táng, yīn yǒu tí zèng
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
xíng xíng mì lù yuán sōng jiào, bù bù xún huā dào xìng tán.
行行覓路緣松嶠,步步尋花到杏壇。
bái shí xiān shēng xiǎo yǒu dòng,
白石先生小有洞,
huáng yá chà nǚ dà huán dān.
黃芽姹女大還丹。
cháng bēi dōng guō qiān jiā zhǒng, yù qǐ xī shān wǔ sè wán.
常悲東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dàn kǒng cháng shēng xū yǒu jí, xiān tái shì wèi jiǎn míng kàn.
但恐長生須有籍,仙臺試為檢名看。
“仙臺試為檢名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