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條黃軟欲春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條黃軟欲春風”全詩
分手各拋滄海畔,折腰俱老綠衫中。
三年隔闊音塵斷,兩地飄零氣味同。
又被新年勸相憶,柳條黃軟欲春風。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憶微之》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微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憶微之
與君何日出屯蒙,
魚戀江湖鳥厭籠。
分手各拋滄海畔,
折腰俱老綠衫中。
三年隔闊音塵斷,
兩地飄零氣味同。
又被新年勸相憶,
柳條黃軟欲春風。
譯文:
何時能與你一起離開這庸碌之地,
魚兒渴望自由自在的江湖,鳥兒厭倦了籠中生活。
我們分手時各自來到不同的滄海岸邊,
如今我們都已經老去,折腰佝僂在綠衫之中。
三年的時間讓我們之間的音信斷絕,
兩地的我們都漂泊無依,感受相同的孤獨。
又是新年,人們勸我想起你,
柳條變黃柔軟,渴望春風的吹拂。
詩意和賞析:
《憶微之》是白居易寫給遠離的愛人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愛人的思念之情和對分別后的無奈和孤獨的描繪。
首句“與君何日出屯蒙”,表達了詩人對與愛人再次相聚的渴望。詩中的“魚戀江湖鳥厭籠”形象地比喻了詩人和愛人對自由和寬廣世界的向往,不愿受到約束和束縛。
第三句“分手各拋滄海畔”,揭示了詩人和愛人分別后各自遠離故鄉來到陌生的地方,彼此之間的距離變得遙遠。第四句“折腰俱老綠衫中”表達了詩人和愛人時光的流逝,年華的衰老。
接著,詩人描述了三年的分隔帶來的音信中斷和兩地的漂泊無依。詩中的“兩地飄零氣味同”表現了兩人在異地生活中的相似遭遇和心境。
最后兩句“又被新年勸相憶,柳條黃軟欲春風”,描繪了詩人在新年的時刻,被人們的勸誘和春天的氣息所觸動,再次思念起愛人。柳條的黃色和柔軟暗示了春天的來臨,寓意著希望和新生。
整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愛人的思念和對分別后的漂泊孤獨的感受,同時透露出對未來的希望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
“柳條黃軟欲春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wēi zhī
憶微之
yǔ jūn hé rì chū tún méng, yú liàn jiāng hú niǎo yàn lóng.
與君何日出屯蒙,魚戀江湖鳥厭籠。
fēn shǒu gè pāo cāng hǎi pàn,
分手各拋滄海畔,
zhé yāo jù lǎo lǜ shān zhōng.
折腰俱老綠衫中。
sān nián gé kuò yīn chén duàn, liǎng dì piāo líng qì wèi tóng.
三年隔闊音塵斷,兩地飄零氣味同。
yòu bèi xīn nián quàn xiāng yì, liǔ tiáo huáng ruǎn yù chūn fēng.
又被新年勸相憶,柳條黃軟欲春風。
“柳條黃軟欲春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