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座移紅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密座移紅毯”全詩
雙娥留且住,五馬任先回。
醉耳歌催醒,愁眉笑引開。
平生少年興,臨老暫重來。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醉中戲贈鄭使君(時使君先歸,留妓樂重飲)》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密座移紅毯,酡顏照淥杯。
雙娥留且住,五馬任先回。
醉耳歌催醒,愁眉笑引開。
平生少年興,臨老暫重來。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給鄭使君的,描繪了他們在酒宴上的歡樂場景。
詩人通過“密座移紅毯,酡顏照淥杯”來描繪酒宴上的繁華景象。密座表示宴會的擁擠,紅毯代表莊嚴而華麗,酡顏指的是喝醉后臉紅的容顏,淥杯指的是美酒。這兩句詩表現了酒宴的熱鬧與豪華。
接下來,“雙娥留且住,五馬任先回”描述了使君在酒宴上忍不住離開,但他的舞女們請求他留下,不要離去,而使君的仆人們則毫不在乎使君的離去,他們隨使君離去而走。
最后兩句“醉耳歌催醒,愁眉笑引開。平生少年興,臨老暫重來”表達了詩人沉醉在酒宴的歡娛中,酒后的歌聲讓他從醉夢中醒來,他沉浸在歡樂之中,忘記了憂愁,憂愁的眉頭也因此而舒展開來。詩人感嘆著自己年少時的豪情壯志,雖然老去,但在這一刻又重拾起了青春的激情。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酒宴的歡樂場景,展現了詩人對青春的美好回憶,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憂愁和對短暫重拾青春的懷念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描寫細膩,反映了醉中的詩人對歡樂的追求和對青春的向往。
“密座移紅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zhōng xì zèng zhèng shǐ jūn shí shǐ jūn xiān guī, liú jì lè zhòng yǐn
醉中戲贈鄭使君(時使君先歸,留妓樂重飲)
mì zuò yí hóng tǎn, tuó yán zhào lù bēi.
密座移紅毯,酡顏照淥杯。
shuāng é liú qiě zhù, wǔ mǎ rèn xiān huí.
雙娥留且住,五馬任先回。
zuì ěr gē cuī xǐng, chóu méi xiào yǐn kāi.
醉耳歌催醒,愁眉笑引開。
píng shēng shào nián xìng, lín lǎo zàn chóng lái.
平生少年興,臨老暫重來。
“密座移紅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七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