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跳恐地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波跳恐地翻”全詩
難于尋鳥路,險過上龍門。
羊角風頭急,桃花水色渾。
山回若鰲轉,舟入似鯨吞。
岸合愁天斷,波跳恐地翻。
憐君經此去,為感主人恩。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送友人上峽赴東川辟命》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友人上峽赴東川辟命》詩詞是白居易創作的唐代詩歌。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瞿塘峽是長江上一段蜿蜒曲折的峽谷,在白居易的詩中被描繪出一派壯麗的景色。詩人以“斜銜滟滪根”來描繪長江彎曲的岸邊,形容江水急流的姿態。詩中的友人將要赴東川,但是峽谷的山勢險峻,鳥兒很難找到一條可以飛越的路徑,只能冒險通過上游的龍門。風勢強勁,水色如桃花般渾濁。山勢回轉起伏,就像一條蜿蜒的巨龍,舟車進入峽谷時猶如被吞噬。岸邊的山巖合攏,天空被遮蔽,水波翻跳,仿佛大地都在顫抖。詩人為了表達對友人的關切之情,說他的朋友經歷了這樣的險阻,也是因為感激主人的恩情才決心前往東川。
這首詩通過描繪瞿塘峽的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恢弘,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切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峽谷的險峻和壯麗,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整篇詩意深遠,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波跳恐地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ǒu rén shàng xiá fù dōng chuān pì mìng
送友人上峽赴東川辟命
jiàn shuō qú táng xiá, xié xián yàn yù gēn.
見說瞿塘峽,斜銜滟滪根。
nán yú xún niǎo lù, xiǎn guò shàng lóng mén.
難于尋鳥路,險過上龍門。
yáng jiǎo fēng tou jí, táo huā shuǐ sè hún.
羊角風頭急,桃花水色渾。
shān huí ruò áo zhuǎn, zhōu rù shì jīng tūn.
山回若鰲轉,舟入似鯨吞。
àn hé chóu tiān duàn, bō tiào kǒng dì fān.
岸合愁天斷,波跳恐地翻。
lián jūn jīng cǐ qù, wèi gǎn zhǔ rén ēn.
憐君經此去,為感主人恩。
“波跳恐地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