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恨東西溝水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恨東西溝水別”全詩
留滯多時如我少,遷移好處似君稀。
臥龍云到須先起,蟄燕雷驚尚未飛。
莫恨東西溝水別,滄溟長短擬同歸。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送韋侍御量移金州司馬(時予官獨未出)》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韋侍御量移金州司馬(時予官獨未出)》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的歡樂與雨露共同沾濕了大地,
冬天的嘆息充滿了風霜的衣袖。
我在這里逗留已久,如同你在我身邊的時間短暫。
你的遷移之處對我來說寶貴而稀少。
臥龍若要到達高處,必先奮起;
蟄伏的燕子若要驚動雷聲,還未飛翔。
不要怨恨東西流動的溝渠之水分別,
大海的長短都將歸于同一匯聚。
詩意:
這首詩詞是白居易寫給韋侍御的送別之作,表達了對韋侍御調任的祝福和告別之情。詩中以春雨和冬霜來比喻友情和別離之情,表達了作者對韋侍御離去的感慨和不舍。詩人將自己滯留之地與韋侍御的遷移之處進行對比,表達了對韋侍御新職位的珍視和祝福。詩的最后兩句以東西溝渠之水和大海的歸宿來比喻人生的起伏和歸宿,表達了對韋侍御未來的美好期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好友韋侍御的離別之情和美好祝福。通過對春雨和冬霜的描繪,詩人抒發了自己對友情的珍視和不舍之情。詩人將自己滯留之地與韋侍御的遷移之處進行對比,表達了對韋侍御新職位的羨慕和祝福。最后兩句以東西溝渠之水和大海的歸宿來象征人生的起伏和歸宿,展現了詩人對韋侍御未來的美好期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才華和情感的細膩。
“莫恨東西溝水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éi shì yù liàng yí jīn zhōu sī mǎ shí yǔ guān dú wèi chū
送韋侍御量移金州司馬(時予官獨未出)
chūn huān yǔ lù tóng zhān zé, dōng tàn fēng shuāng dú mǎn yī.
春歡雨露同沾澤,冬嘆風霜獨滿衣。
liú zhì duō shí rú wǒ shǎo,
留滯多時如我少,
qiān yí hǎo chù shì jūn xī.
遷移好處似君稀。
wò lóng yún dào xū xiān qǐ, zhé yàn léi jīng shàng wèi fēi.
臥龍云到須先起,蟄燕雷驚尚未飛。
mò hèn dōng xī gōu shuǐ bié, cāng míng cháng duǎn nǐ tóng guī.
莫恨東西溝水別,滄溟長短擬同歸。
“莫恨東西溝水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