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收嶺半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收嶺半空”全詩
雨歇連峰翠,煙開竟野通。
排虛翔戲鳥,跨水落長虹。
日下林全暗,云收嶺半空。
山泉鳴石澗,地籟響巖風。
分類:
作者簡介(虞世南)

永興縣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漢族,余姚(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原有詩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國時期,張壽鏞輯成 《虞秘監集》 4卷,收入 《四明叢書》。
《奉和幽山雨后應令》虞世南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是一首唐代詩人虞世南創作的詩詞《奉和幽山雨后應令》。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肅城鄰上苑,黃山邇桂宮。
肅城鄰近上苑,黃山離桂宮也不遠。
雨歇連峰翠,煙開竟野通。
雨停后,群山仍然青翠,煙霧消散,原野開闊。
排虛翔戲鳥,跨水落長虹。
鳥兒穿梭飛舞,躍過水面上的長虹。
日下林全暗,云收嶺半空。
太陽下山,林木被沉黯覆蓋,云彩收斂到山嶺半空之處。
山泉鳴石澗,地籟響巖風。
山泉在石澗中激流奔涌作響,地下的聲音在巖石中回蕩。
這首詩以幽山雨后的景色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山水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通過描繪雨后群山蒼翠、煙霧消散,鳥兒翱翔、長虹出現等場景,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詩中還揭示了山泉悠揚的聲音和巖石回響的聲音,以及日落后山林的昏暗與云彩在半空中的聚散。這些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鮮明的對比,使讀者感受到了自然景觀的壯美和變幻無常的特點。
整首詩以自然山水景觀為素材,運用了描寫景物的手法,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仰。通過以人的視角感受大自然的景色,讓讀者也能感受到詩中所表達的壯美和神奇。這首詩具有絢麗的意象和流暢的語言,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沉思的空間。
“云收嶺半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yōu shān yǔ hòu yīng lìng
奉和幽山雨后應令
sù chéng lín shàng yuàn, huáng shān ěr guì gōng.
肅城鄰上苑,黃山邇桂宮。
yǔ xiē lián fēng cuì, yān kāi jìng yě tōng.
雨歇連峰翠,煙開竟野通。
pái xū xiáng xì niǎo, kuà shuǐ luò cháng hóng.
排虛翔戲鳥,跨水落長虹。
rì xià lín quán àn, yún shōu lǐng bàn kōng.
日下林全暗,云收嶺半空。
shān quán míng shí jiàn, dì lài xiǎng yán fēng.
山泉鳴石澗,地籟響巖風。
“云收嶺半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