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遞麒麟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迢遞麒麟閣”全詩
無勞役神思,更畫病容儀。
迢遞麒麟閣,圖功未有期。
區區尺素上,焉用寫真為。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贈寫真者》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寫真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子騁畫像的日子,我已是年老容顏丑陋時。不必費神思考,還要畫出我生病的容貌。迢迢遙遠的麒麟閣,為了未能實現的功業。區區一幅素描,又何必用畫像來表現呢。
詩意:
這首詩詞是白居易寫給一位畫家的贈詩。詩人自稱已到了年老容顏丑陋的時候,不再需要花費精力去思考自己的形象,更不需要畫出自己生病時的容貌。他提到麒麟閣,暗喻自己未能實現的功業。最后,他認為僅僅一幅素描已經足夠,沒有必要再用寫實的畫像來表現自己。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白居易晚年的淡泊和豁達。詩中的自嘲和自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容顏衰老的接受態度。他認為自己已經到了丑陋的年紀,不再需要畫像來裝飾自己的形象。麒麟閣象征著追求功名和成就,詩人則表示對未能實現的理想的釋然和超脫。最后的一句"區區尺素上,焉用寫真為"表達了詩人對形象的淡漠態度,認為簡單的素描已經足夠,不需要過分追求細節和真實性。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自嘲的態度,表達了白居易晚年的豁達和對功名利祿的看透。他以淡泊的心態面對衰老和未能實現的理想,展現出一種超脫塵世的風范。
“迢遞麒麟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xiě zhēn zhě
贈寫真者
zi chěng dān qīng rì, yǔ dāng chǒu lǎo shí.
子騁丹青日,予當丑老時。
wú láo yì shén sī, gèng huà bìng róng yí.
無勞役神思,更畫病容儀。
tiáo dì qí lín gé, tú gōng wèi yǒu qī.
迢遞麒麟閣,圖功未有期。
qū qū chǐ sù shàng, yān yòng xiě zhēn wèi.
區區尺素上,焉用寫真為。
“迢遞麒麟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