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鴻聲急欲霜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塞鴻聲急欲霜天”全詩
愁君獨向沙頭宿,水繞蘆花月滿船。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贈江客》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江客》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江邊柳樹在寒冷的新雨中搖曳的景象,以及天空中孤雁的急促呼聲,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霜天。詩人表達了對遠行客人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夠在沙頭靜靜地過夜,享受著江水繞著蘆花,月光灑滿船舷的寧靜夜晚。
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江柳影寒新雨地,
柳樹的影子在寒冷的新雨中搖曳,
塞鴻聲急欲霜天。
孤雁的呼聲急促,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霜天。
愁君獨向沙頭宿,
我為你的孤獨而憂愁,你獨自一人在沙頭過夜,
水繞蘆花月滿船。
江水繞著蘆花,月光灑滿船舷。
這首詩以簡潔而自然的語言描繪了江邊的景色和情感。詩人通過描述江柳在新雨中的寒冷影子,塞鴻急促的呼聲和即將到來的霜天,營造了一種寂靜而凄涼的氛圍。詩人的思念之情通過表達對遠行客人的關切和愿望,希望他能夠找到寧靜和舒適,并在夜晚的江邊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現了詩人對孤獨、思念和寧靜的深刻感受。它以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營造出一種清幽而凄美的意境,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獨特領悟。
“塞鴻聲急欲霜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jiāng kè
贈江客
jiāng liǔ yǐng hán xīn yǔ dì, sāi hóng shēng jí yù shuāng tiān.
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鴻聲急欲霜天。
chóu jūn dú xiàng shā tóu sù, shuǐ rào lú huā yuè mǎn chuán.
愁君獨向沙頭宿,水繞蘆花月滿船。
“塞鴻聲急欲霜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