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幕紅筵高在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翠幕紅筵高在云”全詩
路人指點滕王閣,看送忠州白使君。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鐘陵餞送》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鐘陵餞送
翠幕紅筵高在云,
歌鐘一曲萬家聞。
路人指點滕王閣,
看送忠州白使君。
譯文:
高高聳立在云端的翠幕和紅色席屏,
一曲歌鐘傳遍萬家。
路人指著滕王閣提醒我,
前來送別忠州的白使君。
詩意:
這是一首題為《鐘陵餞送》的詩,描繪了一個禮儀盛大的場景。翠幕和紅色席屏高聳在云端,象征著隆重而高貴的氛圍。一曲歌鐘聲響四起,傳遍了萬家。路人指著滕王閣,提醒著作者要前來送別忠州的白使君,表達了對他的敬意和祝福。
賞析:
這首詩以雄偉的場景和餞送儀式來表達對忠州白使君的敬意和送別之情。翠幕紅筵高在云,形容了場面的豪華和莊重,歌鐘一曲萬家聞,突出了送別儀式的莊重和廣泛的影響力。路人指點滕王閣,從側面揭示了作者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整首詩以雄偉的場景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一場盛大的送別儀式,表達了作者對白使君的敬意和美好祝福。
“翠幕紅筵高在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líng jiàn sòng
鐘陵餞送
cuì mù hóng yán gāo zài yún, gē zhōng yī qǔ wàn jiā wén.
翠幕紅筵高在云,歌鐘一曲萬家聞。
lù rén zhǐ diǎn téng wáng gé, kàn sòng zhōng zhōu bái shǐ jūn.
路人指點滕王閣,看送忠州白使君。
“翠幕紅筵高在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