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作忠州刺史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作忠州刺史看”全詩
男兒未死爭能料,莫作忠州刺史看。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戲贈戶部李巡官》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戲贈戶部李巡官》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好去民曹李判官,
少貪公事且謀歡。
男兒未死爭能料,
莫作忠州刺史看。
詩意:
這首詩詞是白居易寫給戶部的李巡官的一首戲謔之作。他稱贊李巡官不貪戀公務,而是注重追求快樂。他提醒李巡官,作為一位年輕的男子,應該先享受生活而不是擔任忠州刺史這樣的官職。
賞析:
這首詩詞以幽默戲謔的方式表達了白居易對李巡官的贊揚和忠告。白居易通過對李巡官的描述,表達了對他不拘小節、追求快樂的態度的認同和欣賞。他認為年輕的男子應該享受生活,而不是過早地陷入官場的紛爭和繁瑣事務。
通過以李巡官為代表的形象,白居易反思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他批評了那些過于專注于官職和權力的人,認為他們應該放下功利心態,追求自己真正的快樂和價值。這種以幽默的方式表達批評和忠告的手法,使得這首詩詞在輕松中帶有深刻的思考和社會意義。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幽默的語言和戲謔的筆調,表達了對李巡官不拘小節、追求快樂的贊揚,同時也對社會中功利心態和官場紛爭提出了批評和反思。它展現了白居易作為一位詩人獨特的觀察力和思考深度,同時也給人帶來輕松愉快的閱讀體驗。
“莫作忠州刺史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zèng hù bù lǐ xún guān
戲贈戶部李巡官
hǎo qù mín cáo lǐ pàn guān, shǎo tān gōng shì qiě móu huān.
好去民曹李判官,少貪公事且謀歡。
nán ér wèi sǐ zhēng néng liào, mò zuò zhōng zhōu cì shǐ kàn.
男兒未死爭能料,莫作忠州刺史看。
“莫作忠州刺史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