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花剩繞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辭花剩繞行”全詩
數來猶未厭,長別豈無情。
戀水多臨坐,辭花剩繞行。
最憐新岸柳,手種未全成。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留題開元寺上方》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留題開元寺上方》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寺臺閣優美,上方景色清幽。
數次來此仍未厭倦,長時間分別難免感傷。
喜歡水邊坐著,不舍得離開花邊行走。
最為憐愛的是新長出的岸邊柳樹,我親手種植的還未完全成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參觀開元寺上方的美景,表達了他對這個地方的喜愛和留戀之情。他多次來到這里,仍然對這里的景色和氛圍感到新鮮和清幽。然而,他也深感長時間的離別所帶來的傷感。他坐在水邊,欣賞著周圍的美景,不舍得離開花邊的小徑。他特別珍愛那些新長出的岸邊柳樹,因為這些樹是他親手種植的,盡管它們還沒有完全成長,但他對它們充滿了期待和希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白居易對開元寺上方的景色和情感的體驗。通過對景色和情感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美的追求和對離別的痛苦感受。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將東寺臺閣的美景與長時間的離別對比,突出了離別的痛苦和對美的追求的愉悅。詩人特別提到了自己種植的岸邊柳樹,這不僅展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也寄托了他對未來的期望。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美景和情感的體驗,通過對景色和情感的描繪,展現了對美的追求和對離別的痛苦感受,同時也寄托了對未來的希望。這首詩詞充滿了濃厚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熱愛,是白居易優美詩風的典型代表之一。
“辭花剩繞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tí kāi yuán sì shàng fāng
留題開元寺上方
dōng sì tái gé hǎo, shàng fāng fēng jǐng qīng.
東寺臺閣好,上方風景清。
shù lái yóu wèi yàn, zhǎng bié qǐ wú qíng.
數來猶未厭,長別豈無情。
liàn shuǐ duō lín zuò, cí huā shèng rào xíng.
戀水多臨坐,辭花剩繞行。
zuì lián xīn àn liǔ, shǒu zhǒng wèi quán chéng.
最憐新岸柳,手種未全成。
“辭花剩繞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