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人名空一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八人名空一人”全詩
頭陀會里為逋客,供奉班中作老臣。
清凈久辭香火伴,塵勞難索幻泡身。
最慚僧社題橋處,十八人名空一人。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春憶二林寺舊游,因寄朗、滿、晦三上人》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春憶二林寺舊游,因寄朗、滿、晦三上人》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一別東林三度春,
每逢春日總會想起親情。
頭陀會里作為流離之客,
卻被供奉在長者的排班里。
清凈由來已遠離塵埃,
世事勞碌難以擦去身上的泡沫。
我最慚愧的是在僧社題橋處,
十八人之名都已成空,只剩下我一人。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對春天的思念和對友情親情的回憶。他曾多次離別東林寺,每逢春天就會更加思念家人和親朋好友。他在二林寺中,成了流離之客,卻被作為長者供奉在班中。然而,他感嘆自己與塵世的距離越來越遠,一切世俗的勞累難以抹去他身上的痕跡。在詩的最后,他寫道,他在僧社為橋寫字,雖然有十八位僧人的名字殘留,但只剩下他一人依舊活在人世。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和友情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眷戀之情。他的離別和流離使他對家人的思念更加濃烈,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孤獨。盡管在塵世中,他以老臣的身份為人所敬仰,但他始終感到自己是孤獨的一人,剩下的只是空虛和寂寞。整首詩詞以清新的語言,細膩的描寫,流露出作者對親情、友情和生活的深切感受。
“十八人名空一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yì èr lín sì jiù yóu, yīn jì lǎng mǎn huì sān shàng rén
春憶二林寺舊游,因寄朗、滿、晦三上人
yī bié dōng lín sān dù chūn, měi chūn cháng shì yì qíng qīn.
一別東林三度春,每春常似憶情親。
tóu tuó huì lǐ wèi bū kè,
頭陀會里為逋客,
gòng fèng bān zhōng zuò lǎo chén.
供奉班中作老臣。
qīng jìng jiǔ cí xiāng huǒ bàn, chén láo nán suǒ huàn pào shēn.
清凈久辭香火伴,塵勞難索幻泡身。
zuì cán sēng shè tí qiáo chù, shí bā rén míng kōng yī rén.
最慚僧社題橋處,十八人名空一人。
“十八人名空一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