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鱗波里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潛鱗波里躍”全詩
寒流泛鹢首,霜吹響哀吟。
潛鱗波里躍,水鳥浪前沉。
邗溝非復遠,悵望悅宸襟。
分類:
作者簡介(虞世南)

永興縣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漢族,余姚(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原有詩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國時期,張壽鏞輯成 《虞秘監集》 4卷,收入 《四明叢書》。
《奉和出潁至淮應令》虞世南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奉和出潁至淮應令》
早晨欣喜地駛入淮水,船解開船繩。寒流里飄蕩著鹢的頭頸,霜風吹響悲傷的哭聲。水中的魚兒在波浪中跳躍,水鳥在浪花前沉沒。邗溝的距離已不遠,我悵然而望,心里充滿喜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虞世南為應制而作的一首詩歌。詩人表達了在美麗的早晨乘船航行在淮水上的快樂心情,同時也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惋惜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良晨喜利涉,解纜入淮潯。”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清晨,詩人欣喜地開始了航行。接著詩人以寒流泛鹢首、霜吹響哀吟的方式將詩的情感氛圍營造出來,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傷感和哀愁。
在下一聯“潛鱗波里躍,水鳥浪前沉。”中,詩人通過形象生動的描述,描繪了水中的魚兒歡快地跳躍和水鳥在波浪前的往返,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在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最后兩句“邗溝非復遠,悵望悅宸襟。”以邗溝為象征,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思念和懷舊之情。詩人觀望著那已經不再遙遠的過去,內心洋溢著一種愉悅的情緒。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文字描繪和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懷念,同時也反映出對生活的熱愛和深思。詩歌樸素而真摯,既展示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又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時光的思考與沉思。
“潛鱗波里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chū yǐng zhì huái yīng lìng
奉和出潁至淮應令
liáng chén xǐ lì shè, jiě lǎn rù huái xún.
良晨喜利涉,解纜入淮潯。
hán liú fàn yì shǒu, shuāng chuī xiǎng āi yín.
寒流泛鹢首,霜吹響哀吟。
qián lín bō lǐ yuè, shuǐ niǎo làng qián chén.
潛鱗波里躍,水鳥浪前沉。
hán gōu fēi fù yuǎn, chàng wàng yuè chén jīn.
邗溝非復遠,悵望悅宸襟。
“潛鱗波里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