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榮又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紛紛榮又枯”全詩
擾擾生還死,紛紛榮又枯。
困支青竹杖,閑捋白髭須。
莫嘆身衰老,交游半已無。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重感》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停下車馬歇在路邊,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擾亂的事物不斷生滅,紛紛盛開又凋零。
我疲憊地 leaned on 一根青竹杖,閑坐著整理白色的胡須。
不要嘆息自己身體的老去,交游的朋友已經減少了一半。
詩意:
《重感》表達了白居易對時光流逝、生命老去以及人際關系變遷的感慨。詩人通過停下車馬,靜坐在路邊,深深地嘆息一口氣,抒發了內心的沉重和惆悵之情。他觀察到世間萬物的變化,生生滅滅,興盛又凋零,如同人生的經歷一般。詩中的青竹杖和白須則是詩人年老的象征,但他勸誡自己不要過多地悲嘆身體的衰老,同時也意味著交游的友誼已逐漸減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通過暫停行程,詩人觀察世界的變化,深感歲月的無情,自己身體的衰老,以及交游的朋友的減少。詩人以平淡的語調,抒發了對光陰流逝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無奈。整首詩詞以物我交融的手法,將自然景物與人生經歷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對時光的感慨。這種感慨與哀嘆中蘊含著對生命的珍視和對歲月流逝的無奈,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詩中的青竹杖和白須形象生動,既表現出詩人年老的狀態,也反映了他對自身衰老的接受和寬慰。同時,詩人的描述中沒有過多的抱怨和悲傷,而是帶著淡定和豁達的心態面對人生的變遷。這種胸懷和態度,彰顯了詩人的豁達和智慧,給人以啟示和鼓勵。
總之,《重感》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描繪了詩人對于生命的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展示了一種淡泊而豁達的人生態度。這首詩詞以其樸素的表達和智慧的思考,給人以共鳴和思考,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珍貴。
“紛紛榮又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gǎn
重感
tíng cān xiē lù yú, zhòng gǎn yī cháng xū.
停驂歇路隅,重感一長吁。
rǎo rǎo shēng huán sǐ, fēn fēn róng yòu kū.
擾擾生還死,紛紛榮又枯。
kùn zhī qīng zhú zhàng, xián lǚ bái zī xū.
困支青竹杖,閑捋白髭須。
mò tàn shēn shuāi lǎo, jiāo yóu bàn yǐ wú.
莫嘆身衰老,交游半已無。
“紛紛榮又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