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宦心都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謫宦心都慣”全詩
緣留龜子住,涕淚一闌干。
小子須嬌養,鄒婆為好看。
銀匙封寄汝,憶我即加餐。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路上寄銀匙與阿龜》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路上寄銀匙與阿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謫宦心都慣,辭鄉去不難。
緣留龜子住,涕淚一闌干。
小子須嬌養,鄒婆為好看。
銀匙封寄汝,憶我即加餐。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白居易離鄉謫宦的心境和思念之情。他已經習慣了被貶斥的生活,離開家鄉并不困難。然而,因為留下了一只名叫龜子的寵物龜,他的眼淚無法止住。他提醒自己要好好照顧這個小家伙,讓鄒婆(可能指侍女)來照看它,讓它看起來漂亮健康。他還將銀匙寄給龜子,希望它在他的憶思中能得到額外的食物。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離鄉謫宦的心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雖然已經習慣了被貶斥的生活,但在離開家鄉時,他的內心仍然充滿了離別的痛苦。通過描寫他眼淚漣漣,一闌干的情景,詩人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思念和離別之苦。
詩中的龜子象征著詩人與家鄉的牽絆,它的存在讓詩人回憶起家鄉的點滴。銀匙則象征著詩人對龜子的關愛和思念之情,他希望龜子能夠得到額外的照顧和食物,同時也是對自己離別的一種寄托。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情感真摯而深沉。它展現了詩人在離鄉謫宦的艱難經歷中的內心痛苦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同時也折射出人們對親情、故鄉和溫暖的向往。
“謫宦心都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shàng jì yín shi yǔ ā guī
路上寄銀匙與阿龜
zhé huàn xīn dōu guàn, cí xiāng qù bù nán.
謫宦心都慣,辭鄉去不難。
yuán liú guī zi zhù, tì lèi yī lán gān.
緣留龜子住,涕淚一闌干。
xiǎo zi xū jiāo yǎng, zōu pó wèi hǎo kàn.
小子須嬌養,鄒婆為好看。
yín shi fēng jì rǔ, yì wǒ jí jiā cān.
銀匙封寄汝,憶我即加餐。
“謫宦心都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