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消一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等閑消一日”全詩
柳條春拂面,衫袖醉垂鞭。
立語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等閑消一日,不覺過三年。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晚興》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興》
草淺馬翩翩,
新晴薄暮天。
柳條春拂面,
衫袖醉垂鞭。
立語花堤上,
行吟水寺前。
等閑消一日,
不覺過三年。
詩詞的中文譯文:
草地淺淺,馬兒輕盈地飛馳,
新晴的黃昏天空。
垂柳條輕輕拂過臉龐,
衣袖如醉般搖擺著馬鞭。
我站在花堤上,用詩言語表達著心情,
走步吟誦著,在水邊的寺廟前。
不經意間,一天就過去了,
我甚至沒察覺,竟已過去了三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傍晚時分的生活情景,抒發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詩中的草地淺淺、新晴薄暮天等描繪了一個清新明朗的自然環境,與傍晚時分的寧靜和美景相得益彰。柳條拂過臉龐和衣袖垂下的馬鞭引發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表達了他對時光流逝的憂慮和無奈。在花堤上立語以及水寺前行吟,表達了詩人沉浸于自然美和詩意之中的心情。最后,作者揭示了時間的流逝,雖然他沒有意識到一天已經過去,更不曾想到已經過去了三年。這種揭示和思考呼應了整首詩的主題——光陰易逝,時光不等人。作者借景抒發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喚起了人們對珍惜時間的思考,也表達了對年華虛逝的無奈之情。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生動的描寫和深度的感悟,表達出了作者對時間的珍視和懷念。是一首描寫自然景物,借以思考光陰的詩篇。
“等閑消一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xìng
晚興
cǎo qiǎn mǎ piān piān, xīn qíng bó mù tiān.
草淺馬翩翩,新晴薄暮天。
liǔ tiáo chūn fú miàn, shān xiù zuì chuí biān.
柳條春拂面,衫袖醉垂鞭。
lì yǔ huā dī shàng, xíng yín shuǐ sì qián.
立語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děng xián xiāo yī rì, bù jué guò sān nián.
等閑消一日,不覺過三年。
“等閑消一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