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西州城下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問西州城下事”全詩
嵌空石面標羅剎,壓捺潮頭敵子胥。
神鬼曾鞭猶不動,波濤雖打欲何如。
誰知太守心相似,抵滯堅頑兩有馀。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羅剎之謔因嘲茲石聊以寄懷》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羅剎之謔
因嘲茲石聊以寄懷
君問西州城下事,
醉中疊紙為君書。
嵌空石面標羅剎,
壓捺潮頭敵子胥。
神鬼曾鞭猶不動,
波濤雖打欲何如。
誰知太守心相似,
抵滯堅頑兩有馀。
中文譯文:
我微服量力,夸夸其談居住在州城,寫下一首嘲笑西州羅剎(指形象丑陋的人、妖魔鬼怪)的詩句,只為表達我的思念之情。
你問起西州城下的事情,
我醉態中疊起紙來,寫給你。
在一塊空石上刻下了羅剎的痕跡,
鎮壓住了潮水中敵人的膽氣。
神鬼曾經用鞭子鞭打,但依然不動搖,
海浪雖然沖打,但又有何用?
誰知道太守的內心也有相似之處,
抵抗困住堅硬頑強,兩者都有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身處西州的生活,以及他對故鄉和身邊人的思念之情。作者以夸張的形象和意象,來表達他的思念和對抗困境的決心。詩中的西州羅剎象征困難和挑戰,而太守的心境代表著堅持和頑強的意志。
賞析:
這首詩以簡短的句子和押韻的結構,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通過描繪西州的情景和比喻,作者展示了他對故鄉和太守的贊美和敬意。詩中的意境和形象深入人心,使人產生共鳴。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君問西州城下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ēi zhī zhòng kuā zhōu jū qí luò jù yǒu xī zhōu luó chà zhī xuè yīn cháo zī shí liáo yǐ jì huái
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羅剎之謔因嘲茲石聊以寄懷
jūn wèn xī zhōu chéng xià shì, zuì zhōng dié zhǐ wèi jūn shū.
君問西州城下事,醉中疊紙為君書。
qiàn kōng shí miàn biāo luó chà,
嵌空石面標羅剎,
yā nà cháo tóu dí zi xū.
壓捺潮頭敵子胥。
shén guǐ céng biān yóu bù dòng, bō tāo suī dǎ yù hé rú.
神鬼曾鞭猶不動,波濤雖打欲何如。
shéi zhī tài shǒu xīn xiāng sì, dǐ zhì jiān wán liǎng yǒu yú.
誰知太守心相似,抵滯堅頑兩有馀。
“君問西州城下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