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西頭對郡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滄海西頭對郡城”全詩
分袂二年勞夢寐,并床三宿話平生。
紫微北畔辭宮闕,滄海西頭對郡城。
聚散窮通何足道,醉來一曲放歌行。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答微之詠懷見寄》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微之詠懷見寄》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閤中同直前春事,船里相逢昨日情。
分袂二年勞夢寐,并床三宿話平生。
紫微北畔辭宮闕,滄海西頭對郡城。
聚散窮通何足道,醉來一曲放歌行。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在宮中共同擔任官職時經歷的春天的事情,
在船上相遇了昨天的情感。
分離兩年來輾轉勞累,睡眠時思緒萬千,
在同床共眠三夜時談論各自的一生。
到紫微星北邊告別了宮闕,
面對滄海西頭,對郡城發出慨嘆。
人生的聚散、窮通何足道,
醉來一曲放聲歌唱,信步向前。
詩意和賞析:
《答微之詠懷見寄》是白居易寫給朋友微之的一首辭別詩。詩人表達了對微之分別的感嘆和思念之情。詩的開頭描述了詩人在宮中和微之共同擔任官職時的情景,回想起了往事中的點點滴滴。然后,詩人在船上遇到微之,兩人互相詢問彼此的近況。在分別兩年后的重逢中,詩人在同床共眠三夜的時光里與微之談論起各自的一生,也表露了自己分離兩年來的思念之情。接著,詩人描述了他告別紫微星的情景,宣告了離開宮廷的決心。最后一句“聚散窮通何足道,醉來一曲放歌行”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聚散以及窮通的思考,認為這些并不足以定論人生的價值。他醉酒后放聲歌唱,步履自由自在地向前進發。
這首詩情感真摯,抒發了詩人對好友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通過描繪詩人與微之的相逢和分別,反映了人生的變遷和情感的流轉。詩中穿插了對宮廷和郡城的描述,體現了唐代士人的特定背景。整首詩抒發了對友誼和生命的珍視,以及對自由和放歌的向往。
“滄海西頭對郡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wēi zhī yǒng huái jiàn jì
答微之詠懷見寄
gé zhōng tóng zhí qián chūn shì, chuán lǐ xiāng féng zuó rì qíng.
閤中同直前春事,船里相逢昨日情。
fēn mèi èr nián láo mèng mèi,
分袂二年勞夢寐,
bìng chuáng sān sù huà píng shēng.
并床三宿話平生。
zǐ wēi běi pàn cí gōng què, cāng hǎi xī tóu duì jùn chéng.
紫微北畔辭宮闕,滄海西頭對郡城。
jù sàn qióng tōng hé zú dào, zuì lái yī qǔ fàng gē xíng.
聚散窮通何足道,醉來一曲放歌行。
“滄海西頭對郡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