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如難見故人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其如難見故人何”全詩
聲早雞先知夜短,色濃柳最占春多。
沙頭雨染斑斑草,水面風驅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惡,其如難見故人何。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早春憶微之》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春憶微之》
昏昏老與病相和,
感物思君嘆復歌。
聲早雞先知夜短,
色濃柳最占春多。
沙頭雨染斑斑草,
水面風驅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惡,
其如難見故人何。
中文譯文:
昏昏暗暗中年老與疾病相煎熬,
感受萬物,思念君子,嘆息并歌頌。
清晨,雞鳴先知曉夜長短,
春天,翠綠垂柳尤為盛多。
河沙頭上,雨水染上點點痕跡,
水面上,風吹起蕩漾的波浪。
可說眼前景物如此凄涼,
那與難得見到故人何去何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以描繪早春景物和表達詩人內心情感為主題。然而,與詩人以往的風格相比,這首詩顯得更加消極和悲傷。
詩人在詩中描述了自己老去和身體不適的狀況,以及對世間萬物的感慨和思念所引發的情感。他借助清晨的景色來表達時間的短暫與轉變,同時通過描繪垂柳盛開來突出春天的氛圍。
然而,詩人描繪的景色卻充滿了凄涼之感。他用雨水染斑的草地和風吹起的波浪來表現眼前景物的惡劣,這也映射出詩人心境的不愉快與憂傷。最后兩句“可道眼前光景惡,其如難見故人何”,意味著詩人除了對外在景物的感嘆,還有對難以與故人相見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但也融入了詩人的個人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同時,詩人也暗示了人事如夢、時光易逝的主題,以及對逝去時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流露出一種對世事無常的憂傷感,并通過景物的描繪將其情感傳達給讀者。
“其如難見故人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chūn yì wēi zhī
早春憶微之
hūn hūn lǎo yǔ bìng xiāng hè, gǎn wù sī jūn tàn fù gē.
昏昏老與病相和,感物思君嘆復歌。
shēng zǎo jī xiān zhī yè duǎn,
聲早雞先知夜短,
sè nóng liǔ zuì zhàn chūn duō.
色濃柳最占春多。
shā tóu yǔ rǎn bān bān cǎo, shuǐ miàn fēng qū sè sè bō.
沙頭雨染斑斑草,水面風驅瑟瑟波。
kě dào yǎn qián guāng jǐng è, qí rú nán jiàn gù rén hé.
可道眼前光景惡,其如難見故人何。
“其如難見故人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