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鋪一合錦筵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鋪一合錦筵開”全詩
紅蠟燭移桃葉起,紫羅衫動柘枝來。
帶垂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回。
看即曲終留不住,云飄雨送向陽臺。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柘枝妓》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柘枝妓》的中文譯文為:柘枝妓,柘枝指的是柘木,妓指的是伶人。
這首詩描繪了一幕樂舞場景:華麗的宴席上,鑼鼓聲催動著畫舫般的鼓演奏。紅蠟燭被移動到桃葉上方,把紫羅衫和柘枝的動作映射出來。伶人腰間佩戴著沉重的金屬裝飾,帽頂上的鈴鐺搖曳著,伶人雪白的臉龐隨舞蹈而轉動。看著這一切,即使曲調終結也無法阻止旋律的飄揚,仿佛云和雨送到了陽臺之上。
這首詩意味深長,表達了舞者的精彩表演和動人姿態。宴席的華麗和伶人的精彩舞蹈,在讀者心中勾起了對華麗和藝術的向往和崇敬。作者通過這首詩展示了舞蹈的美感和藝術的魅力,使讀者得以感受到藝術的力量和魅力。
“平鋪一合錦筵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zhī jì
柘枝妓
píng pù yī hé jǐn yán kāi, lián jī sān shēng huà gǔ cuī.
平鋪一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
hóng là zhú yí táo yè qǐ,
紅蠟燭移桃葉起,
zǐ luó shān dòng zhè zhī lái.
紫羅衫動柘枝來。
dài chuí diàn kuà huā yāo zhòng, mào zhuǎn jīn líng xuě miàn huí.
帶垂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回。
kàn jí qū zhōng liú bú zhù, yún piāo yǔ sòng xiàng yáng tái.
看即曲終留不住,云飄雨送向陽臺。
“平鋪一合錦筵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