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抽碧線繡紅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抽碧線繡紅羅”全詩
秋思冬愁春悵望,大都不稱意時多。
分類: 樂世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急樂世辭(《樂府詩》作《急世樂》)》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急樂世辭(《樂府詩》作《急世樂》)
正抽碧線繡紅羅,
忽聽黃鶯斂翠蛾。
秋思冬愁春悵望,
大都不稱意時多。
此詩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所作,原本題為《樂府詩》的《急世樂》。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世事的憂慮和不滿。詩意豐富而深刻。
首句“正抽碧線繡紅羅”,表達了作者正忙于手工藝品的制作。碧線和紅羅是精美的繡線和織物,抽線是指處理邊緣或某個部分的工藝。這里的情況可能是作者的工作比較忙碌,可能是因為生計或其他原因。
第二句“忽聽黃鶯斂翠蛾”,跳躍到了大自然的美景中。黃鶯斂翠蛾是指黃鶯停下來閉上眼睛。這里的意境是作者在繁忙中突然聽到了黃鶯的歌唱聲,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寧靜與美好。
第三句“秋思冬愁春悵望”,表達了作者對季節變換的感嘆之情。秋思、冬愁、春悵望三個詞描繪了作者面對不同季節時的復雜情感。作者可能因為某種原因而對季節的變遷感到困擾和煩惱。
最后一句“大都不稱意時多”,點出了整首詩的主題。大都是指大多數時候,稱意是指讓人滿意。作者在這句話中,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不稱心之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揭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焦慮和不滿。通過描寫自己忙碌的工作、自然的美景和對季節變換的煩惱,作者表達了自己對現實生活不理想的看法。詩中融入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讓讀者對自己的生活和社會有所反省。
“正抽碧線繡紅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lè shì cí yuè fǔ shī zuò jí shì lè
急樂世辭(《樂府詩》作《急世樂》)
zhèng chōu bì xiàn xiù hóng luó, hū tīng huáng yīng liǎn cuì é.
正抽碧線繡紅羅,忽聽黃鶯斂翠蛾。
qiū sī dōng chóu chūn chàng wàng, dà dū bù chēng yì shí duō.
秋思冬愁春悵望,大都不稱意時多。
“正抽碧線繡紅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