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東面海西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河東面海西頭”全詩
萬里月明同此夜,黃河東面海西頭。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河陰夜泊憶微之》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河陰夜泊憶微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憶君我正泊行舟,
望我君應上郡樓。
萬里月明同此夜,
黃河東面海西頭。
詩意:
這首詩詞是白居易懷念遠方的愛人的作品。詩人正停泊在河陰的夜晚,回憶起與心愛的人的相聚。他期待著愛人能夠登上郡樓,與自己心靈相通。盡管萬里之遙,但在這個月明的夜晚,他們能夠共享同樣的明亮。在詩的最后兩句,詩人以黃河東面和海西頭作為象征性的地點,表達了他們分隔的遙遠距離。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愛人的思念之情。通過描述自己停泊的地點和期待愛人上樓的場景,詩人將自己與愛人之間的距離和心靈的相通融合在一起。詩中的月明則增添了一種浪漫和寧靜的氛圍,使人們感受到夜晚的美麗和詩人內心的喜悅。最后兩句以黃河和海西頭作為地點的象征,傳遞了詩人和愛人之間距離的遙遠,強調他們的分離之苦。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念之情,讓讀者感受到了愛人的珍貴和距離的痛苦。
“黃河東面海西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īn yè pō yì wēi zhī
河陰夜泊憶微之
yì jūn wǒ zhèng pō xíng zhōu, wàng wǒ jūn yīng shàng jùn lóu.
憶君我正泊行舟,望我君應上郡樓。
wàn lǐ yuè míng tóng cǐ yè, huáng hé dōng miàn hǎi xī tóu.
萬里月明同此夜,黃河東面海西頭。
“黃河東面海西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